一边是焦虑的工人们等着这笔钱看病、交学费,一边是身患重病的服装厂法人没有能力再继续维持服装厂的经营,更拿不出钱来支付工人工资。2月27日,这起拖了一年多的涉民生系列执行案件终于圆满化解。当天,几名工人代表来到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领到了10万元司法救助资金。
这是一起系列案件,张某等64名工人于2014年4月起受雇于某服装厂。后来,该厂因资金回笼困难,于2015年10月停产,至此共拖欠工人工资40余万元。该案经马鞍山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并裁决该服装厂支付给工人工资共计41万元。仲裁裁决生效后,该厂以资金困难为由拒不履行生效裁决。工人们便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雨山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立即进入执行程序,并给该服装厂法定代表人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同时,紧急启动该院执行联动机制,冻结服装厂银行账户,查询该服装厂所有的房产、土地、工商、税务、车管等方面的登记信息,均无可供执行的有效财产。同时,经调查得知该服装厂法定代表人身患重病,确实没有能力及时履行本案的支付义务。
该院领导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决定为这些工人们申请司法救助金。为了让救助金能够真正帮助需要的人,面对64名申请人,该院积极组织部分干警,对申请人逐一进行实地调查,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都能得到应有的救助。2月27日,该院为64名申请执行人发放了10万元司法救助金。
据悉,该院自最高法院关于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会议召开以来,迅速贯彻落实,为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民生案件开通了“绿色执行通道”。对涉民生执行案件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切实做到快立案、快调查、快执行、快兑现。同时,该院还注意落实司法救助措施,进一步加强与政法委、财政等联动部门的密切协作,多方筹措执行救助资金,切实解决困难当事人面临的生存生活问题。
本报记者刘明培通讯员蔡启发时振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三月的徽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3月3日上午﹐市委书记任泽锋,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晓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程迎峰等市各套班子领导﹐与市直机关干部群众﹑驻黄部队官兵﹑志愿者350余...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