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马鞍山新闻 > 正文

诗城启动蜱类监测工作专家野外捉蜱虫 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

来源:皖江晚报 2017-05-04 15:06   https://www.yybnet.net/

蜱虫。

为掌握马鞍山市蜱虫种类、密度和季节性消长规律,开展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近日,马鞍山市消毒杀虫灭鼠研究服务所正式启动蜱类监测工作。

利用白旗捕捉蜱虫

4月末,马鞍山市消毒杀虫灭鼠研究服务所的工作人员来到马鞍山市濮塘凤山村、秀山生态园和东湖公园内,开展野生蜱虫监测。

“我们此次采用的捉虫方法是布旗法。旗子是白色的,虫子粘在上面,会很显眼。”马鞍山市消毒杀虫灭鼠研究服务所所长张跃玉介绍,蜱虫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如果是较平整的草地,工作人员会将白色绒布做成的白旗,平铺在草地上,人拉着白旗往前移动;如果是灌木丛,工作人员则手持木杆,在灌木丛上来回挥动白旗,一旦白旗与蜱虫接触,蜱虫就很容易被绒布粘住。

“两天时间,我们没能捉到蜱虫。”张跃玉表示,没有捉到,并不意味着马鞍山市没有蜱虫。“马鞍山具备蜱类生存的温、湿度条件,只是密度比较低,不易发现。”张跃玉说,下一步,他们将根据气候条件和蜱虫活动高峰时间,重新选择地点,再次进行“地毯式”搜索。一旦捉到蜱虫,将制成标本送往省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将利用专业的仪器和设备,对蜱虫身上是否携带病毒进行检测,为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

蜱虫在市区咬人非常罕见

“你看,这就是蜱虫。”张跃玉打开手机,找出了一张蜱虫的照片。照片中的蜱虫呈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这是在显微镜下的蜱虫,看似很大,实际大小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张跃玉说,别看蜱虫小,吸饱血后体型可涨大几倍至几十倍。

“蜱虫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使人患病。”张跃玉告诉记者,春秋季是蜱虫的活动高峰,正是因为可能传播疾病,所以开展此次监测,目的是了解马鞍山市蜱虫的种类、分布等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蜱虫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张跃玉提醒,虽然并非每只蜱虫都会携带致病病毒,但市民仍需当心。应当尽量避免在蜱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值得一提的是,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市区内极少有蜱虫生存,所以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被蜱虫叮咬。但是当携带宠物外出到山地、森林中时,除个人要做好防护措施外,离开时也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虫附着。同时,农村居民,也应当注意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虫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万一被咬别用手拔虫

“蜱虫可传播多种疾病,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马鞍山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葛大放表示,已知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可传播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蜱传斑疹伤寒等疾病。

葛大放提醒,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强行拔除,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在墙面、地面发现蜱虫,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或者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应当立即就医。

文图/本报记者董磊通讯员夏雷蕾

新闻推荐

诗城“诚信纳税”企业首超万户 去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出炉

本报消息记者廖岚钧通讯员贾琳范京津程明勇报道4月26日,记者从马鞍山市税务部门了解到,2016年度马鞍山市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近日出炉。其中,B级以上的“诚信纳税”企业首次超过10000户,占比逾85%。...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诗城启动蜱类监测工作专家野外捉蜱虫 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