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创新时代马鞍山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努力把马鞍山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全市上下锚定新坐标,砥砺奋进,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鼙鼓动地。本报今起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高质量发展在基层”专栏,本报记者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乡村社区,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颜值、人民生活高品质”,展现转型升级的新气象新作为,记录高质量发展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厚植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发力智造、引领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完善配套、为现代化新城崛起构筑强大支撑……2018年以来,郑蒲港新区在开放平台建设、主导产业集聚、改革创新推进、城乡环境改善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篇章。
2018年7月,一个全新的时间坐标,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马鞍山市委关于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郑蒲港新区发展寄予厚望,提出要全力加快郑蒲港新区建设,按照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新区建设规划,高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新区发展活力。这给郑蒲港新区发展指明了风向标、绘制了路线图,也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郑蒲港新区始终如一地坚持“港口是最大资源、开放是最大优势、创新是最大动力”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口岸开放、政产学研、对外合作三大平台优势,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引进优质项目,着力将高质量发展推向新阶段。2018年,新区完成财政收入10.098亿元、增长3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3%,战新产业产值增长43.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2.9%,工业项目新签约36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7个、竣工17个、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固投完成47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前列,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积跬步以至千里,郑蒲港新区以平台建设促进产业招商,以产业集聚带动高端发展,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做大绿色食品产业、做优装备制造产业,同时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使得郑蒲港新区迅速成为全市乃至安徽产业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经过七年来不断“拉框架、打基础、兴产业、优环境”,今年郑蒲港新区进入了厚积薄发、做大体量、做优质量的关键时期,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打造“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决策部署,坚持“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发展定位,抢抓列入全省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开放联动,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引领发展方向,积极发挥开放平台优势、打造开放高地,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做大经济体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加快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提升承载能力,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对外开放新高地、城乡融合新样板。新区上下将凝心聚力,苦干实干,为全市开创“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更多报道详见今日16版)
记者 况安轩 通讯员 张彦飞 吴琼
新闻推荐
94岁老人摔倒路边头破血流 城管队员:扶! 城管队员驾车迅速将老人送医 目前老人已无大碍
遇到老人摔倒路边,还头破血流,怎么办?对于花山区城管局霍里街道中队城管队员吴晶晶和魏巍来说,就一个字:扶!4月18日8时左右,像往...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