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生命才是最至高无上,每当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时的成就感对我而言十分珍贵。”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徐辅忠说。自1998年毕业后,他已经在马鞍山市医疗急救战线奋战了二十多个春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个个不平凡的业绩。
作为一名急救医生,徐辅忠随时都要准备面对特殊的工作环境、复杂的救治现场以及不可预料的危险状况,每时每刻都在与死神抢时间,不是在奔驰的急救车上,就是在情况危急的急救现场,尽自己最大努力挽救了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
几年前的一天,某林场附近一辆满载石子的农用车翻到沟里。接到报警后,徐辅忠立即乘救护车前往急救。到达现场后发现了有3人被埋在石子里,他二话不说,立即带头跳进山沟。由于担心用工具会伤到伤员,他干脆跪在地上用手扒石子。数分钟后,被埋在石子里的3名伤员终于得救了,身心疲惫的他却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就在他要用手擦汗时,才发现自己的十个手指均已鲜血淋漓。
坚守一线守护生命的十年间,徐辅忠越来越意识到,急救不仅仅是接好每一个警,出好每一趟车,更需要建立科学的急救体系。而对县区呼救电话不统一、急救分站建设不完善、急救服务欠规范等实际,徐辅忠的脑海里跳跃出一个火花,那就是建立三县三区急救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设想。在大量调研基础上,他几十次编制、修改、完善《马鞍山市急救一体化建设项目》建议方案,并入选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该项目相继建成1个市县区一体化调度的“120”急救指挥中心,8个县区标准化院前急救分站,形成了马鞍山市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一体化急救体系。
院前急救不同于院内急诊,均在院外作业,工作环境点多、线长、面广,急救服务质量很难监管也成为国内院前急救界共识。徐辅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一种微型摄像仪,立即联系有关单位,提出按体积小、佩戴方便、待机时间长等设计要求进行改装,并取名为“急救记录仪”。目前马鞍山市急救医生胸前均佩戴急救记录仪,有效提升了院前急救服务的透明度。同时,他还配套开发了“急救采集传输一体机”。2016年5月,“急救记录仪”和“急救采集传输一体机”同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记者 王燕 通讯员 陆丽
新闻推荐
日前,客户吴女士至阳光人寿马鞍山中心支公司,向其赠送了一面“诚信服务阳光暖心”锦旗。言谈间,吴女士对阳光保险快速、高效...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