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漾清风
——今年马鞍山市船港防污工作综述
记者 刘小庆 通讯员 江荣盛凯
冬日马鞍山,碧水环城,清风徐徐。长江南岸姑溪河口下游1公里处,八百里皖江首座船舶污染物集中接收站正式启用。接收站的运行,为马鞍山市今年船港防污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全力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码头扬尘、码头污水、船舶污水等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极大地改善了沿江区域生态环境。
联合整治,去除船污“沉疴”
今年以来,截至8月底,马鞍山市完成904艘400总吨以上营运船舶防污设施建设或改造,完成327艘100至400总吨营运船舶防污改造,比要求时间提前4个月完成任务。马鞍山市还提前完成辖区全部1231艘船舶防污改造。
期间,市交运局及市港航中心成立专班,跑企业、上船头、下机舱,摸清船舶底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船舶检验人员克服汛情、雨情、高温等影响,分组连轴运转,奔波于沪苏浙皖各地内河小港,加班加点,为提前完成任务做出了积极努力。
船污整治,群策群力。全市建立了港口、环保、住建、城管、海事等部门联合监管、惩戒制度,要求港口企业免费无条件接收船舶污染物,县区(园区)负责免费转运和处置。今年以来,全市合计接收船舶垃圾201吨、生活污水2928立方米、含油污水224立方米。
精准施策,治理码头污染
凭借高站位的优势,全市船港防污工作取得实效——港口码头变干净了,岸电设施建设好了。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接电9104小时,用电量99497千瓦时。
目前,马鞍山市长江干、支流现存经营码头34家,拥有生产性泊位115个。今年以来,通过实施“一港一策、一码头一方案”,截至10月底,全市全面完成34家码头自身防污设施改造,港口实现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接收设施全覆盖。(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走访了解用气需求确保冬季供气平稳本报讯(通讯员港轩)为做好重点工业客户供气服务工作,近期,马鞍山港华燃气启动2020年冬...
马鞍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马鞍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