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蒲港新区:在高质量发展浪潮中扬帆远航
成立于2012年1月的郑蒲港新区,不仅承载着当地人最迫切的发展愿望,还承载着马鞍山市跨过长江拓展城市空间的最迫切的发展需求,其定位为“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着力打造安徽省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和现代化新城区。
将近9年的时间,新区全力构建“公、铁、水”联运现代化运输体系,江海联运枢纽逐步形成,依托深水港优势,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保税物流,将其打造成为现代临港物流区、现代临港工业区和产城一体主城区,努力成为安徽省中部江海联运枢纽中心、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的物流节点和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主导产业集聚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城乡面貌靓起来、文明程度高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新区在高质量发展浪潮中扬帆远航,结出了累累硕果。
1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速提质
今年12月2日,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事业发展“校市共建”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马鞍山市举行。现场举行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郑蒲港医院暨康复研究院合作共建协议签约仪式,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优质医疗和运营资源优势,将在郑蒲港新区新建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力争成为马鞍山市中医诊疗中心,跻身全省中医院前列,进一步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向社区纵深推进,建立形成以“郑蒲港新区医院”为枢纽,郑蒲港新区基层行政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区域医疗体系。
今年12月11日,郑蒲港铁路专用线顺利通过验收。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安徽省江北地区港口集疏运能力,带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助推“铁水联运”、打通港口通道“最后一公里”,使得安徽省承东启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更加凸显,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区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主导产业布局,坚持补位发展、协同发展,推进产业分工一体化。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封测贴片等项目,目前已落户半导体企业63家,正在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区。抓住巢马城际铁路和宁和城际二期建设契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综合保税区与郑蒲港联动发展,加快与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合作。
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大院大所,加快产学研一体化,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先后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合作,助推新区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围绕产业升级与招商项目平台,与上海开放大学、江西芙途等学校、培训机构合作,引进一批高水平教师,建成一批合作办学点,为企业培养人才。
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工作首位,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机构改革创新一体化。精准聚焦园区企业实际需求,一站式解决企业落户的各类问题,畅通企业落户的“手续关”“生活关”“用人关”,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成本,推动招商项目快落地、早投产,投产项目早入规、真见效。争创省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发展互联网、物联网、跨境电商、人工智能、工业设计等新业态新模式,厚植支持“双创”土壤,吸引青年人才集聚。园区管理方面,积极对标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习经验做法、园区运营先进机制,力争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走在前列。
2
聚焦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
2018年12月8日,由深圳福斯特半导体集团投资的龙芯微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在郑蒲港新区正式投产。截至10月底,2020年龙芯微产值已达7500万元,预计2020年全年产值可达1亿元。
今年8月26日,中兴新地(马鞍山)产业园项目在郑蒲港新区举行开工仪式。中兴新地(马鞍山)产业园项目由深圳市中兴新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光通讯芯片、无源光器件和5G通讯结构件等产品的精密制造。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上缴税收4000万元。
新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把电子信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马鞍山紧邻南京、合肥两大晶圆制造基地,可以与其错位发展、补位发展,为合肥长鑫、合晶以及南京台积电、紫光股份等半导体晶圆制造企业配套。结合区位优势,新区确定了以半导体封装测试为主导产业,拓展IC设计、SMT贴片、半导体设备、应用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逐步形成半导体产业集群。
新区以行业龙头企业为着力点,通过引入龙芯微、三优光电等封测行业重点企业,陆续吸引了天通精电、三迪科技等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坚持上下游招商,先后引进旺凌、路遨等IC设计公司、芯乔科技等半导体设备企业、智测科技等第三方检测机构,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和产业黏性。推进供应链金融招商,新区集体赴深圳学习,参股成立了3家供应链公司,打造半导体产业招商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良性运营,带动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新区已经通过供应链公司引入富信半导体、新芯威半导体等22家企业,形成企业“链式效应”+行业“圈式效应”。依托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郑蒲港口岸等对外开放平台,综合保税区陆续落户了芯海科技、三投光电、辰光科技等18个项目。
3
发挥区港联动优势发展成效初显
2018年6月13日,国家八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向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颁发了验收合格证书,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考”,标志着马鞍山经济从此拥有了接轨世界的大平台。
今年5月19日,装载着LNG罐式集装箱的货轮在郑蒲港顺利卸船。这是郑蒲港首次接卸LNG罐式集装箱,打通了马鞍山地区江上LNG物流通道,为马鞍山及广大腹地提供了灵活经济、方便快捷的“门到门”LNG物流服务。
这些只是郑蒲港新区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的一个缩影。新区充分发挥区港联动和多口岸叠加优势,推进外贸内支线开通,加强与连云港、厦门港等国内大港合作。加快筹建粮食进境指定口岸,继续申建水果、冰鲜等口岸,加速形成多口岸叠加优势。
新区加快产业招商和联动发展。目前,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内已聚集企业115家,其中,加工贸易企业18家、物流贸易企业52家、跨境电商企业45家,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保税仓储物流、跨境电商为核心的主导产业。总投资4.2亿元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建成;总投资5亿元的世港通保税物流加工产业园项目预计明年6月底建成;马鞍山综合保税区5G半导体保税加工基地项目已于今年11月开工,预计明年10月建成。
新区全力推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开展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创建,争取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开展“1210”网购保税进口业务,2020年12月,已获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积极完善跨境电商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开展跨境电商招商,目前,已签约悦通进出口、宝锻精密机械等41个跨境电商综合发展项目,意向签约常立发等10个跨境电商项目,对接在谈徽傲电子商务、泰成纸塑、合肥五碳糖食品等39个跨境电商项目。
新闻推荐
开展水上救援培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如何正确穿救生衣?救生圈该如何使用?救生绳又该怎样抛出?……12月23日,马鞍山市公安局开发...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