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文化活动中心会不定时的举办文娱活动,有歌唱、舞蹈、小品等,节目精彩丰富着咧!”8月18日,丹棱县杨场镇狮子村3组的黄春轩和爱人吃过晚饭后,来不及收拾碗筷就匆匆往该村的文化活动中心赶,“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不再单调,晚上有好看的节目,白天没事可以去大雅堂公园走走,生活不比城里人差。”
近年来,丹棱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以及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强力实施“文化名县”战略,以建设中国大雅文化之乡为目标,以纪念性重建大雅堂为核心,“铺天盖地”开展“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群众生活、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了“小县文化大发展”的目标。
实施大雅堂文化工程
为大雅家园“铸魂”
“以前丹棱没有一个供市民休闲的好地方,大雅堂公园修好后,我们每天业茶饭后可以去散步健身,还可以在大雅广场打篮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跳坝坝舞,有时还可以观看歌舞表演。”家住小南街的吉姓市民说,因为大雅堂有了名气,前来参观的游客也是越来越多,每天就会见到很多新面孔。
承载着多代丹棱人的梦想,《中国大雅家园总体建设规划》和《关于实施“文化名县”战略,奋力建设中国大雅文化之乡的决定》应运而生,《决定》指出,到2020年,累计完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投入100亿元,把丹棱打造成中国大雅文化之乡。“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纪念性重建大雅堂为建设中国大雅家园找到了“灵魂”所在。
纪念性重建大雅堂是建设中国大雅家园的重中之重,点睛之笔,数年的历史沉淀,先辈没有留下图纸,只有片言只语的记载,如何建设?成了一道当时摆在众人面前的难题。
经过集思广益、深思熟虑,丹棱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统一思想,坚持“人民性、艺术性、经济性、可持续性”的原则进行建设,达到“收藏昨天、珍藏今天、昭示明天”的目的。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研讨,2011年8月5日,大雅堂纪念性重建正式动工,并同步配套建设大雅广场等重要文化标识。为了确保大雅堂建设的艺术水准,严格从建筑设计、施工、室内展陈都坚持“面向全国、顶天立地”的原则进行。
三年磨一剑,2014年1月25日,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设计修建的大雅堂公园腾空出世,盛大开园,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国内外10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多代丹棱人梦想成真,极大提升了丹棱县知名度和美誉度,丹棱人从此引以为傲。
创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为大雅家园“托底”
“收了水果,卖了水果,吃了晚饭,走!村里文化活动中心去耍起!”小品、歌曲、舞蹈,既好听也好看,群众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没有任何压力,活得自在又舒适。这是许多丹棱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置身于丹棱群众身边,一派民乐、和谐之景,让你心灵放空,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近年来,以群众“自编自创、自演自导、自娱自乐、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在丹棱县广大乡村蓬勃开展,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作、乡镇实施、社团介入、村民自治、群众参与”的良性机制。全县投入资金改善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的基础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网络,为群众搭建起了快乐生活、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连续3年共开展400场次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永不落幕的农民大舞台,乡间饭后,农民自发表演排练已成为丹棱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的创新开展,为大雅家园建设“托底”,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村,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和追捧。“人民文化人民建,人民文化人民享”正是丹棱发展文化事业的生动写照。
同时,借力大雅堂重建,大力弘扬大雅文化,丹棱先后出版《大雅堂书法作品集》《重建大雅堂大事记》《圆梦大雅堂》等大雅文化系列丛书,举办首届“大雅堂”文学作品大赛、“大雅风韵”艺术作品展、“眉山人画眉山”走进大雅堂活动以及全国象棋大赛。原创小品《钓鱼》、舞蹈《唢呐乡的娃》等一批文艺精品深受各界好评。
彭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常坚 文/图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眉山讯(彭林记者常坚)近日,来自巴勒斯坦、巴哈马、古巴、阿根廷等11个国家参加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举办的“2015年拉美加勒比及南太平洋国家沼气技术培训班”的27名学员,来到丹棱县丹棱...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