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丹棱新闻 > 正文

丹棱:偏远山区脱贫攻坚之变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6-02-24 23:46   https://www.yybnet.net/

□ 邱文清任珂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常坚

丹棱县张场镇老峨山区海拔1100多米,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目前还有岐山、玉柱、廖店、三合等四个省定贫困村和一个市定贫困村万年村。脱贫攻坚大决战半年时间过去,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干部作风之变

“现在每周基本要干6天,剩下一天也不能保证休息。”张场镇岐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蒋天勇感叹道。

山路盘旋蜿蜒,从张场镇出发,差不多要半个小时才能到村委会。 岐山村四组海拔最高,贫困户也最集中,道路也更加狭窄,驾车的蒋天勇却在蜿蜒的村道上显得非常熟练。“这条盘山路,好多外来的驾驶员都不敢开,蒋书记的技术完全是练出来的,他最少都上去了50趟。”村主任王正海说,蒋书记是县畜牧局干部,去年8月份到岐山村担任第一书记后,摸清贫困户情况,争取适合当地的产业项目,真正完全沉到了村上,成了地道的岐山人。

“小时候在岐山生活了8年,组织安排我到这里当第一书记,不认真干点事,对不起岐山的父老乡亲。”蒋天勇说,正是因为对岐山过去的贫困有切身感受,所以对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加清楚。

“岐山穷,有交通等自然地理条件差的客观原因,也有市场眼界不宽、思想传统保守的主观原因。”村支书王定超和村主任王正海说,岐山人必须要自己想干、实干。

玉柱村村委会门口,“选派好干部,驻村真帮扶”的标语,鲜艳醒目。

从去年9月开始,除了对上协调争取项目,每周一至周五驻村帮扶成为市质监局干部、玉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潘浩的工作新常态。“一个原因是距离眉山确实太远,来回跑既耽搁时间,也费汽油;关键是玉柱村的工作确实很具体,脱贫攻坚需要干的事情太多了。”潘浩坦言。

玉柱村网格员牟朝霞告诉记者,昨天和潘书记步行到五组看望一位贫困户的危房改造,潘书记的手机软件显示,那个地方海拔1180米,大家一共走了20000多步。潘浩承认,晚上洗脚时,腿疼得难受,“不过玉柱村的老百姓确实太艰苦了,我这点苦不算啥。”

作为省定贫困村,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心支持玉柱村,除了项目支持,仅市质监局、丹棱县委政法委等就已经单独解决交通建设资金近15万元。“村委会门口的标语就是一种鞭策和提醒,让我时时记住局领导对我的告诫,对玉柱村的群众要有真感情,两年驻村更要对得起自己良心,要为他们好好做点事情。” 潘浩这样解读自己的第一书记角色。

基础产业之变

“路修好了,山外的老板才得来,山上茶叶和羊子才卖得起好价钱。”

玉柱村三组,扶贫产业大道路基拓宽工程已经接近尾声。这条总长7.8公里、连接四个省定贫困村和一个市级贫困村的大道将由原来的3.5米宽增加到6.5米宽,是发展老峨山旅游和产业扶贫的黄金通道。潘浩说:“群众很支持,道路拓宽占用的土地,都说先修了再说,基本没在意补偿的事。”

“政府帮我们做这样的好事实事,群众咋个可能不支持!”60多岁的李云刚老人对过去没路的艰苦感受颇深,说原来背个粮食赶个场天不亮就出发,走路要两个小时才到张场,等卖了粮食回来,基本就要耽搁一天时间。

王玉华是岐山村建卡贫困户,去年冬至,王玉华一家尝到了养殖山羊带来的好处。在县畜牧局的帮扶支持下,王玉华一家建起了120多平方米标准化羊圈,喂养的山羊超过40多只。“仅冬至一天,来自成都、深圳的客人一下子就买了6000多元的羊子。养羊硬是见效快、划得来!”

王玉华告诉记者,自家羊圈包括沼气池建设花了5万多元,畜牧局就支持4万元。家旁边就是水务局帮助建成的100立方米蓄水池。在岐山村,像这样的蓄水池和山坪塘已在县水务局的帮助下建成了10口,另外整治三面光水渠1000米。村主任王正海说:“现在再也不用为茶叶灌溉缺水发愁了。”

岐山村山顶,茶叶青翠,新发展的200多亩猕猴桃高低错落,初具规模。在岐山天然农庄合作社,投影仪还摆着门口门厅里。70岁的老社长陈国平说,投影仪是成都一家公司在村上搞有机生态茶叶种植、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用的,到现在合作社有6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公司和合作社签了合同,只要我们按公司的绿色生态标准种植,公司就负责上门收购销售。这样山上的猕猴桃、茶叶就更有卖相,收入更高。”

群众精神之变

“领导这么关心,政府这么支持,我们肯定也不能拖后腿。”

岐山村半山腰,60岁的建卡贫困户王太林请了两个邻居帮助搭建羊圈。第一书记蒋天勇又向老王讲起了标准羊圈的好处:“这样的羊圈一是羊子冻不着,二是可以防疫病。像你这样建40平方米的最多花一万二。作为建卡贫困户,还可以领到1万元的现代畜牧产业项目补助。”

“蒋书记光来我家里就跑了三趟,讲养羊的技术、养羊的效益,又帮助申请补助。”王太林说,去年试着养了20来只,已经卖了3000多元,今年卖个七八千应该没问题。加上茶叶收入,一年可以挣上万把元。

“干部这么上心,国家这么关心,我们也不能拖后腿,争取两年就脱贫。”老王看起来很有信心。

在玉柱村,老百姓的观念也随着产业大道的延伸改造发生着变化。潘浩告诉记者,在镇上的协调下,村两委引进了公司,在产业大道两旁发展经济效益好的脆红李、铁皮石斛种植,“群众不仅支持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更是积极流转土地,去年12月20日前就有200多户群众签字同意流转土地700亩。”

岐山村四组70岁的贫困户陈明全大爷一家的新房已经建好,今年一家人搬进新居过了个热闹的春节。看着新房,陈大爷掩饰不住心底的喜悦。去年一年,陈明全大爷不仅领到了1600元猕猴桃种植扶助金,修建新房还享受到了政府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7000元。陈大爷跟着村里的天然农专合作社种起了8亩猕猴桃,2015年初挂果就采了300多斤,“今年保守点可以上千斤,就是按去年每斤5元的价格也可以卖上6000多块钱。”陈大爷说,今年他也要加入村上合作社,按有机生态标准种植,价格就可以买到8元以上。

“书记、县长都上山来关心我们,党委政府的各个部门也在扎扎实实地支持我们,只要我们敢于苦干实干,岐山的好日子很快就要来了。”老社长对岐山的未来满怀信心。

新闻推荐

眉山8000多户农村危房户搬进新居过大年

在海拔1000多米的四川省级贫困村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70岁的村民陈明全和老伴除夕一早就在新楼房里为团年饭忙开了,杀鸡、洗香肠腊肉,在外务工刚回家的儿子和未婚妻则上场镇采购年货。“年前建好了新...

丹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丹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丹棱:偏远山区脱贫攻坚之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