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两米宽、不到20平方米的店面,蜡牡丹、吉娃莲等植物一层层排列着,在一片绿色中点缀着一些红色,屋子里挤满了顾客。这是记者在拉萨市一家名为“树妖姑娘”的花店看到的场景。
“蜡牡丹、吉娃莲这些多肉植物在拉萨还不多见,它们喜欢阳光,适应较大的昼夜温差。”说话带着点儿川味,花店店主邓文娟开口就笑,熟练地介绍着。
花店总投资近50万元,由6个人合伙出资。开业4个多月以来,小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拉萨许多咖啡店、酒吧、奶吧都主动上门预约订购,花店每天营业额2000元左右。
“80后”邓文娟原本在四川眉山开了一家手工杂货铺,因为喜爱多肉植物,就在店里养了一些,有顾客喜欢,就低价出售。
邓文娟的创业动因来自她的同学曾珍。“去年曾姐回家来店里看我,特别喜欢我养的几盆植物,说拉萨几乎没卖的,我俩一拍即合决定在拉萨开一家店。”
曾珍一回到拉萨后就开始寻找店面。店面确定后不久,邓文娟把眉山的小店转让出去,准备进藏。
“起初妈妈不太同意,说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去高原冒险,不少亲戚也来劝说。但不拼搏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邓文娟说。
不久后,邓文娟夫妇、曾珍和表哥涂敏几个“80后”在拉萨开始了创业新生活,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我在拉萨生活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这些植物,来她家店真是大开眼界。我一下子买了5盆。”63岁的达珍说。
现在,小店的销售成绩越来越好。
“明年春天去山东看多肉植物,去景德镇看陶瓷花盆,筛选质优价廉的品种,降低成本吸引客户。”邓文娟说。
初秋的阳光照进花店,琳琅满目的多肉植物小巧可爱,迎着斜射而进的朝阳,为雪域高原增添了新的色彩。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东坡区4000党员干部同念“扶贫经”□陶广汉曾红彭刚“今天只是初步调研贫困户情况,紧接着还要逐个进行核实,只有把贫困对象搞精准,才能做到***不走样。”近日,刚任联系村第一书记的区委宣传部年...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