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眉山新闻 > 正文

推进“两个跨越”五年决战决胜

来源:四川日报 2015-11-18 09:07   https://www.yybnet.net/

目标锁定,凝心聚力!

11月16日至17日,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在成都召开。这是一次承上启下的关键会议。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已站在新起点上,进入了五年决战决胜的攻坚期。

面向“十三五”,“两个跨越”有何新内涵?

A

向全面小康跨越

补齐“短板”,均衡和协调发展;扶贫开发成重头戏

什么是“全面小康”?不少与会代表最直观的衡量就在于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两个翻番”。

全会指出,四川实现全面小康,不但要做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两个翻番”,更重要的是必须全面补齐城乡区域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不同步、生态环境保护欠账多、民生保障任务重等“短板”,特别是要解决好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让全体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二字,其实强调的就是小康的均衡和协调问题,并不能单单看数字指标。”在乐山市委书记唐坚看来,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就是要补齐的发展短板,“乐山其实是城、乡、彝三元结构的问题,尤其是彝区发展已成最突出的短板,这条短板补不上,将影响全市的发展速度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完成。”

在“两个跨越”的新起点,扶贫开发已经成为重头戏。

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道出背后的压力:全省尚有贫困村1万多个,近500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

全面小康,还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短板”需要补齐。眉山市委书记李静在分组讨论会上报出好消息:前三季度眉山GDP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位居各市州前列。在她看来,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四川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协调,也是全面小康的题中之义。

B

向经济强省跨越

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

全会提出,四川建成经济强省,必须通过转型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动力转换,推动四川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

经济总量大

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四川今年有望迈上3万亿元台阶,经济发展从大到强,不仅是提高四川自身竞争力,从区域经济角度来说,更是增加西部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分量。”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认为,四川加速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事实上是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的主动作为和担当,而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是建设经济强省的最基本指标。

经济总量大,才能为经济做强、做优提供足够的腾挪空间。全会提出,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目标已明确: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就像骑自行车,太慢就可能摔下来!”四川博览事务局局长郑莉认为,建设经济强省,做大经济总量,从根本上讲还是发展问题,必须保持专注发展的定力。

城镇化是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认为,当前四川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左右,而四川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30%左右,同样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每年将有1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每一个农村人口的转移,都将在住房、消费、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旅游业同样将释放出新的能量。”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认为旅游产业是富民产业,对于扶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在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需求日渐旺盛的背景下,旅游业有望在推动四川省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经济结构优

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发展服务业

全会提出,四川建成经济强省,必须通过转型发展构建产业支撑。

对此,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感触很深。去年工业领跑全省的凉山,今年感受到了巨大的稳增长压力,“凉山的工业主要依靠水电和矿业项目,前者建设周期长,后者则市场需求低迷,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经济强省之“强”,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看来,结构优化是要义。“经济新常态下,调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切换,四川必须要着力于‘强\’,着眼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适应当前发展形势。”

陈新有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例,只有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才能蓄积新的增长动能,工业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增长。不久前,四川省印发《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确定了全省工业从大到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工业目前在全省经济中占比超过50%,经济强省、经济结构优化,工业的从大到强、产业结构优化首当其冲。”陈新有如是说。

省统计局局长陈炜认为,经济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带来更为强劲的增长动力,更是经济强省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期间,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8.7%,比2010年提高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4:50.5:35.1调整为 2014年的12.4:48.9:38.7。“新常态下,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十三五\’四川省的服务业将在城镇化潜力不断释放等因素的推动下,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省交投集团董事长朱以庄已经开始了“结构优化”。在传统公路、水路投资的基础上,交投集团围绕交通做长产业链,发力交通大服务产业,“我马上要飞到上海与幸福航空签一个协议,开展通用航空合作,发展支线航空。”

创新能力强

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发展新引擎

经济强省,要强在创新能力上。

今年10月,东方电气集团牵手成达公司,成功签订印度尼西亚芝拉扎燃煤电站三期锅炉设备采购合同,实现了国内首台10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出口海外。“能够成功走出国门,背后就是创新的力量。”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说。

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桥告诉记者,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动力切换,只有创新发展才能够提高竞争力,抢夺市场。“面对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要积极创新商业模式,谋求转型升级,追求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创新动力。”朱以庄看重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有望依托成德绵在全省掀起一股创新改革的新风,让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治理等方方面面都牢牢打上创新的烙印。”

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省政府金融办主任王川红认为,伴随着城商行、农信社等改革加速,四川省地方金融机构实力在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初具规模,能在“十三五”期间发挥好对创新和改革的支撑作用。

质量效益好

发展成果要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建设经济强省,实际是回应普通百姓的诉求和期盼,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提高幸福指数。”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认为,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让老百姓能有获得感是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好的重要衡量指标,更是建设经济强省不可或缺的部分。“伸手一把绿,张嘴满口雾。”雅安市市长兰开驰翻开生态家底: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2.8%,近一两年将达到63%。“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好,就是排放要少、要绿色低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认为,绿色是传统工业城市转型的方向和资本,是经济发展实力强劲的体现。过去的两年,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关停煤炭及钢铁相关企业45家,钢铁产能转向附加值更高、资源消耗更少、环境代价更小的钒钛产业。“面向‘十三五\’,我们将走一条能源消耗低、质量效益更好、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张剡的话,代表了不少与会代表的心声。

□本报记者 李龙俊 董世梅

新闻推荐

扶贫要扶志,还要讲方法

扶贫不是帮着贫困户栽树、养鸡、修路那么简单——这是闵晓红任职“第一书记”三个月的最大感受。作为眉山市东坡区柳圣乡的司法调解干部,闵晓红在扶贫攻坚行动中,下派任五圣村“第一书记”。这是个...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推进“两个跨越”五年决战决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