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为制药眉山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药品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本报记者 李幸 文/图
医药产业是眉山市精准培育的“3135”产业之一,经过坚持不懈的强链补链,2018年,实现产值47.5亿元,同比增产54.4%,增速首次突破50%,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
一年之计在于春。借助全市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不少医药企业和项目在今年年初便蓄势而发,力图为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开好局。
2月26日,在四川国为制药眉山分公司的液相色谱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对新生产的一批盐酸莫西沙星片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这是新药上市前,在药效监测、质量把关上必经的一个环节。
去年年底,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申请的第二款片剂品种“盐酸莫西沙星片”顺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该公司生产的此药品,是全国第二家、全省第一家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今年2月,该公司生产的盐酸莫西沙星片正式上市,意味着其打通了盐酸莫西沙星原料药、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盐酸莫西沙星片等全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链。
“今年1月,我们的盐酸莫西沙星片系列产品单品产值约2300万元,预计一季度整个系列产品主营收入可达到1.75亿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公司还将投资建设二期项目工程,与此同时,公司投入7000万元的16个创新药研发项目也在进行当中。2021年年初,公司三期项目在眉山竣工后,其研发生产的高端仿制药还将出口欧美地区,打通国际市场。
医药企业生产忙,项目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当天,在眉山经开区新区(西部药谷)华西医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道路铺设和管网建设;新建成的华西医院医学转化中心大楼也在进行内部装饰,预计今年5月可完工。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市、区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分两期建设,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主要包括华西医院医学转化、药物加工基地和现代化医药物流仓储基地。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有望成为全省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总规模将达到100亿元,是科技含量高、亩平产值大、税收贡献强、带动能力大的“金牌项目”。
作为眉山市医药产业的核心,2018年以来,眉山经开区新区在加强高端优质项目的招商引资方面火力全开,目前园区已成功签约引进投资80亿元的成都因诺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北京舒泰神医药生产基地项目和投资2.49亿元的江西三鑫医疗透析产品生产基地项目等9个医药及配套项目。在园区正在对接的30余个项目中,四川国为制药二期项目已在今年1月签约落户,成都锦泰和医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保健品生产基地项目、四川诺唯德制药药品生产项目等预计也将在一季度签约。
“全市医药产业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在去年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全市医药产业体系及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医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种类逐渐丰富,产品创新体系也已基本完善。我们将乘着快速发展的东风,力争今年有新的突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产业发展方面,全市医药产业将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环成都经济圈区位优势及全市医药产业基础,加强生物制药、化学新药及首仿药、现代中药、高端保健食品、高端医疗器械等研发创新。
在重点企业培育方面,支持医药企业成立省市技术中心、产业联盟等机构,充分利用药品持有人试点园区政策及现有医药企业研发中心等平台和基地,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争取新入规企业增加3户以上。
在项目推进方面,大力推进华西医药产业园、自豪二期药品生产基地、百途医药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基地、汇龙药业氨基酸衍生物及多肽原料药系列产品生产等20余个项目建设进度,切实解决企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医疗项目竣工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
新闻推荐
舞蹈《游子吟》。本报讯(符琼辉文/图)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常怀感恩之心,3月4日早上,东坡区苏南小学在三八妇女节...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