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正在装箱柑橘。
4月12日凌晨,一辆满载春见的货车从彭山区黄丰镇果园出发,几个小时后到达泸州市,随即进入泸州的超市。
几天前,彭山区与泸州市一公司开展“农超对接”合作,该区各个家庭农场种植的优质柑橘直接对接泸州市的超市。通过“农超对接”,优质柑橘在采摘后,经过快速包装处理,装车发货。从树上到在泸州的超市柜台上出现,将不超过24小时。同时,以此次与泸州“农超对接”为基础,彭山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模式,融入新零售模式,把优质水果,推向全国。
而这背后的推手,正是彭山家庭农场联盟。
据悉,彭山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区现有家庭农场数量386户,但几乎都是单家独户、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单打独斗的劣势,2015年起,彭山区开始组建家庭农场联盟,将分散的生产、经营力量组合起来,带领全区家庭农场抱团发展。
彭山区家庭农场联盟负责人汪志伟介绍,联盟以打造成都平原农产品“中央厨房”为目标,突出“标准、品牌、服务、农资、物流、金融”六统一,组织全区家庭农场抱团开拓市场。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生产实践经验+市场需求反馈”的“三合一”机制,彭山家庭联盟制定出各产业的生产标准、供货标准,通过实行农产品“准入”“溯源”制和全程可监控制,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
品牌方面,家庭农场联盟融入地方文化元素,采用“大品牌、小业主”的方式,对符合产品检测标准的会员产品,授权统一使用“彭山田野礼”、“彭山耘集”等知名品牌,给业主提供销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此次家庭联盟依托自身优势,通过农商对接、农超对接、电子商务订单等模式,打造多渠道农产品销售,确保销售价格高于同期水平,避免商家压价收购。同时,在物流上统一签订运输合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有效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益。
服务方面,家庭联盟在育苗育种、技术培训、生产管理、机械化服务等方面给予会员支持,很好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尤其是农资采购方面,因为购买力大,联盟统一与厂家“谈判”采购农资,在价格上更有话语权。
据统计,2017年,全区通过家庭农场联盟统一采购钢筋、薄膜、有机肥、棚架等农资共600余万元,比以往亩均节约300元。“每年4亩葡萄地里需要的薄膜都要上万元,通过统一购买,仅这一项我就可以节约近千元。”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张雄说。
捏指成拳也体现在金融方面。家庭农场联盟逐步探索在团队内部进行资金互助和融资担保等金融机制。
目前,386户家庭农场全部加入了联盟“抱团”闯市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袁丽霞杨琳“我的微信朋友圈都被‘江口沉银遗址\’刷屏了!”4月10日,在北京参加完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眉山市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难掩兴奋。彭山区委常委、宣传...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