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允浩
观音镇果园村位于长寿之乡、忠孝之邦彭山区,是该区万亩葡萄产业园核心区,面积4.08平方公里,村民1195户、4175人,党员135人。
近年来,该村党总支坚持党建领航、强村富民,鲜明“种中国最好葡萄,过城里人向往生活”的目标,把一个传统农业村发展成产业兴旺、和谐幸福的美丽新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美丽田园”、“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称号。
该村党总支始终把组织建设放在首位,强班子、带队伍、聚人心,努力把党总支建设成为引领服务的坚强核心,把党员队伍建设成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
其中,推行组织晒目标、干部晒承诺、党员晒积分、面向群众晒党恩的“四晒”工作法,制定落实党建、发展、民生三张清单,建立干部80条负面清单、“四必到四必访”、党员奉献积分管理等制度,切实增强了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行产业链上建支部,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余家,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6个党支部,将组织架构、干部队伍和“两委”工作主动融入产业发展。推行“智慧党建”教育党员、服务群众,创新建立“党群互联屋”、“E支部”等平台,开展党群在线联系、服务在线办理、民意在线收集等“指尖服务”,引导党员群众一心一意跟党走。
村党总支以“红色先锋引领绿色产业”为主题,大力发展现代都市近郊农业,通过干部示范、人才引领、合作经营、品牌营销等方式将果园村发展成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小康村。
针对果园村种植葡萄传统悠久,但品种低端效益不高的问题,总支一班人带头开展品种改良、技术推广,采取“支部+合作社”方式,领办葡萄专业合作社,牵头开展土地流转、金融贷款、市场营销、农资统筹、产业保险等“六个统一”服务,组建50余人的高校专家、乡土人才队伍,引导党员群众熟练掌握避雨、滴灌、反光膜等种植技术,建成5500多亩的特色葡萄种植基地,辐射周边村组1万余亩。通过走出去参选、请进专家认证、互联网线上销售、举办“美人指葡萄节”等方式做大做强产业品牌。全村现拥有美人指、紫地球、巨玫瑰等40余个高端品种,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绿色食品产品认证。2017年,全村葡萄总产值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万元。
该村党总支坚持让果园村村民过上城里人向往的生活,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和乡村治理水平,全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建成果园新村综合体,集中安置570户群众,配套自来水、天然气、互联网、便民超市、医疗站、休闲广场等设施,构建小区党支部领导,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村民监督委员会协作的治理体系,实现小区和谐有序。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小区业主服务队、治安巡逻服务队等“四支队伍”,切实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使群众张嘴、干部跑腿成为新常态。每月固定1天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每月举办2期农民夜校,每年开展创新创业好榜样、遵纪守法好公民、敬老爱老好儿女等6类民星评选,推进村庄共治、村务共管、幸福共享,切实传递正能量、树立好风尚,成功创建省级社会创新管理示范村。
新闻推荐
用责任和信念筑就最坚固的防线 ——东坡区众志成城打好防汛减灾攻坚战纪实
本报记者席涓“七一”前后的这场暴雨,仿佛是一场检验,也仿佛是一根红线——它检验了东坡全区上下党员干部的信念和干劲,更将...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