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彭山,万物生长,处处绿意盎然。7月初,走进彭山区黄丰镇,漫山遍野的柑橘园硕果累累。从柑橘之乡到乡村旅游胜地,该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聚集发展力量,不断加快农旅产业建设,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越来越幸福。
产业兴农 鼓起百姓钱袋子
漫山遍野的柑橘振兴着黄丰镇,这是该镇百姓的共同感受。该镇团结村村民赵文全从小就在柑橘林中长大,他不仅是该村柑橘种植大户之一,而且见证了柑橘产业给村民带来的经济收益。
“我种柑橘有40多年了,从年轻小伙子到现在年近知命之年,不敢说种得多好,但多少有点心得。”赵文全表示,他在村上承包了集体果园200余亩,种植不知火、春见、清见等品种,年产柑橘近15万公斤,年收入可达100余万元。经过40多年的摸索,赵文全的柑橘种出了经验、种出了品质,其单价是同类品种柑橘在同一时期销售的最高。
柑橘带动村民致富,在黄丰镇已不是新鲜事。漫山遍野的柑橘树如同一棵棵“摇钱树”,带动着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黄丰镇地形以浅丘低山为主,其独特的地理、土壤和气候条件为柑橘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2017年,该镇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5万余亩,年产柑橘8000万公斤以上,年产值达2.6亿元。多年来,该镇始终坚持“产业兴镇、旅游兴镇”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农业专合社、柑橘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形成了以柑橘产业为主、三产旅游为辅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同时,该镇积极推行柑橘品改、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培育等措施,促进柑橘种植提质增效,品质高了,价格也好,黄丰柑橘平均单价在同期同类的柑橘市场中每斤要高1元左右,实现了“果农增收、买方受益”的双赢局面。
做美乡村 提升百姓幸福感
经过40多年的规模化发展,黄丰镇的柑橘种植面积已达3.5万余亩,一年四季皆有鲜果上市,是四川省名副其实的“柑橘之乡”。每年4月柑橘花开之际,白墙灰瓦的民居掩映于橘红绿树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浓浓花香,美不胜收,沁人心脾。
也正是因此美景,每年的橘花节期间,来自眉山、成都周边的游客纷纷来到黄丰镇柑橘园里,赏花、品果、观光、旅游,有效拉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经济。
“一边闻花香,一边摘橘子,然后坐在橘子林下喝茶、品美食,这日子简直是太惬意了。”在今年第九届橘花节开幕当天,来自成都的游客马女士坐在农家乐里一边吃着当地的土鸡肉,一边高兴地说,“这里的橘花真香,橘子真甜,鸡肉滋味真美,这样的乡村游很惬意。”
生态好、环境好的乡村风貌不仅大大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而且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近年来,该镇保持走“以果富民,以果兴镇”的路子,通过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及其鼓舞发展庭园经济、特色旅游经济等措施,已将万亩果园建设成了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基地。据悉,每年橘花节期间,这个万亩柑橘园将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多万元,仅柑橘产业这一项收入就占了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
不仅如此,该镇还不断优化柑橘产业发展布局,推广新模式、新品改,在丰华、团结、双塘、金鱼、四塘、花龙6个村建成集特色效益、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示范带,推进黄丰特色小镇建设。同时,继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集镇“五乱”专项治理,做好乡风文明培育,推进乡村风貌改造,美化人居环境,加大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建设,实现乡村“美丽、有序、文明”,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落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艳霞)7月11日,眉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科(行政许可科)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最多跑一次”承诺,通过“送证上门...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