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华展示青神竹编技艺。(资料图片)
2012年6月13日,本报以《陈云华:竹编大师的传奇之路》为题,报道青神县竹编艺术大师陈云华的故事。
青神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给竹的生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国家级“非遗”青神竹编传承人,陈云华利用这普通的竹,用精湛的技艺编出了不计其数的珍品,更带着青神农民编出了美好生活。
人物故事
1948年,陈云华出生于青神县篾匠世家。他从小耳濡目染,5岁开始跟随爷爷学习竹编技艺。因天资聪慧,又认真肯学,于1968年在农村开办了第一个竹编作坊,生产的竹编产品远销美国,三年间为村上换回了3台手扶式拖拉机。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青神县南城乡举办了首期竹编艺术培训班,后又创办了竹编厂和“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此后,更着力传承创新竹编技艺。
在编织经验的累积下,陈云华发明了主要用于精细竹编的“竹钩针”技法。为了把悠久的竹编技艺传承下去,他系统总结竹编流程,著有《中国竹编工艺——平面竹编》《中国竹编工艺——立体竹编 竹编软座沙发》《瓷胎竹编》《竹丝的制作》《青神竹编》等专业竹编书籍,便于竹编技艺的传承和弘扬。而自举办首期培训班至今30多年来,他总共举办了500多期培训班,培训15000多人,学员来自海内外。仅在青神,他的培训班就帮助3万多名竹农走上竹编致富路,依靠竹编,这些农户的年收入最少3万元,最多2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青神竹编从眉山走向世界,陈云华先后被授予中国竹编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诸多头衔。他的代表作《中国百帝图》《鹊华秋色图》《幽远》等竹编精品获得国家级博览会金奖,他本人还荣获世界知名人士金盾,并获国际国内金、银奖18项,获全国妇联、文化部、中央电视台联合颁发“最佳才艺奖”。而他对竹编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亦让青神竹编增光添彩。2008年,青神县被文化部评定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竹编)之乡”。同年,“青神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心里话
我对竹编有一种深厚的情怀,每当看到一幅作品在自己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我的内心就非常激动。
目前,青神竹编已有数十个产品荣获国内外金奖,全县竹编产业链也已经建立起来,但是,我觉得各个生产制作环节都有可以继续深挖的市场。因此,今后我将创作生产更多积极向上、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竹编工艺品,让青神竹编产业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让青神竹编在国内外的竹编艺术中更加亮眼。
新闻推荐
全市政法系统2017亮点特色大聚焦之公安机关“向人民报告”青神公安篇 最强力度 最大投入 最严要求 陈洁 本报记者 廖文凯 文/图
“向人民报告”新闻通气会现场。编者按按照省公安厅关于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向人民报告”主题系列新闻通气相关要求,从即日起至2018年2月6日,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将按照“全省联动、同步举行”...
青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