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黄玉春: 书香润心香 好书伴成长 本报记者 李幸 文/图

来源:眉山日报 2017-09-10 22:29   https://www.yybnet.net/

黄玉春介绍孩子和书籍的故事。黄玉春和侄女正在翻阅读书笔记。秦会舒的“读书作业”。黄玉春一家会把最近在读的书籍摆在客厅。

核心提示

《史记》《隋唐演义》《对话东坡》……在黄玉春的家,目光所及之处都能见书的身影,这个暑假,黄玉春和孩子一同阅读,尽管暑假有了聚会、课程培训还有旅游,时间安排充实得当,但在他们看来,读书并且记录,才是整个暑假最大的收获。

宁可三日食无肉,不可一日不读书,读书,伴随着黄玉春的成长,也伴随着她的孩子。今年,黄玉春家被评为了眉山市的“书香之家”,那么她和她的家人与书籍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读书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农村的孩子常常书源不足,出生在仁寿县禾加镇农村的黄玉春儿时也没有许多接触到书的机会。“当时能接触到书就只有课本了。”黄玉春说。虽然只有课本,但是她也爱不释手,每次开学发下新书,她都会仔细地看上好几遍,遇到喜欢的课文,还常常把它抄下来。

上五年级的时候,黄玉春的姑姑回到禾加镇教书,姑姑在回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课外读物。每到周末,黄玉春就从家步行一个多小时走到镇上姑姑家借书看。“姑姑那里有很多课外辅导书,还有一些诗歌散文,那时的我十分喜欢。”黄玉春说,她常常在姑姑家读书不知疲倦,每每到了夜晚才回家。

进入师范学校后,黄玉春有了更多读书的机会,学校的图书馆是她最喜欢待的地方,她常常拿起关于教育、文学方面的书籍阅读并做好笔记。喜欢读书、做事认真的黄玉春在师范校成绩优异,得到了老师的欣赏,老师们常常拿她的文章作为教育案例,并且让她站上讲台给同学们分享。黄玉春说:“本来我很内向,只喜欢默默地看书,但是又因为看书的积累,让我获得了很多站上舞台的机会,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和外向,我想,这是读书带给我的改变。”直到现在,她依然感谢那段学习时光,感谢那个刻苦的自己。

为学生建立“班级小书屋”

2000年后,黄玉春来到仁寿县钟祥镇中心小学教书,因工作需要,黄玉春添置了许多有关于教育教学的书籍。工作中遇到疑惑时,她便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从中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顿时豁然开朗;当遇到成绩或品行不好的学生时,她翻开《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个个“坏学生”变成天使的故事教给她转化学生的好方法;当遇到心理受过伤害的孩子时,反复研读《教育心理学》的她,懂得了如何给他们心灵的安慰。

钟祥镇中心小学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没有更多接触课外书的渠道,联想到自己的小时候,黄玉春觉得“历史不能重演”。在自己的班上,黄玉春按照“自愿捐书”的原则,筹集了课外书,创建了“班级小书屋”;在学校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期间,她每年负责策划和组织了学校的“读书节”。她还撰写了关于小学生阅读的相关论文,获得了仁寿县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现在,黄玉春备课也会阅读和查阅与教材相关的大量书籍,存储课外知识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引导学生阅读并发散思考。

亲子共读

发现成长惊喜

2004年,当有了儿子秦会舒后,黄玉春也下意识地培养了儿子的阅读习惯。孩子还小的时候,夫妻两人常常给孩子读绘本,买识字书,但是他们并不强迫孩子读书,一切凭他的兴趣选择读或不读。

就是这种“自由式阅读”,夫妻两发现了惊喜。“孩子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来我的办公室,他看到桌上有份报纸,竟然流利地读了好几段,这让办公室的同事和我都十分惊奇。”黄玉春说:“五岁的时候,一家人一起看奥运会,看到电视中国家的国旗和英文名,孩子也能一下子读出来。”在阅读的过程中,黄玉春还逐渐培养孩子的写作,培养孩子的写作功底。有了阅读的积累和写作功底,秦会舒在小学阶段写作获奖无数。两年前,秦会舒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

如今,即将步入初三的儿子,正是处于叛逆期,有了自己的秘密,偶尔也会焦躁不安,考试不理想时垂头丧气,失去信心。黄玉春作为父母很担心,面对孩子的叛逆和沮丧,有时也很想发火。“我现在正是在看关于青春期教育的书籍,学习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知道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耐心幽默地与孩子交流。”黄玉春说,她和丈夫商量,不仅做好孩子的父母,更要做好孩子的朋友。

“父母喜欢读书,孩子就会或多或少的喜欢读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我们一家会一直坚持阅读。”黄玉春认为,阅读能陶冶性情,养成好的性格,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没有特别的方法,需要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但是,黄玉春也认为,有时候需要家长学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分清读书和学习的主次,不能一味沉浸在课外阅读当中。

新闻推荐

凝心聚力 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实习生 骆卓娅 本报记者 张玉

水环境治理成常态。保护水资源,城市更美丽。仁寿县文林水厂。工人正在修建彭山城区供水永久备用管道。洪雅县总岗山水库上方悬挂的水源保护宣传标语。青神县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洪...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黄玉春: 书香润心香 好书伴成长 本报记者 李幸 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