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用爱坚持梦想 用心教育学生 本报记者 杜沁莲 梁昊 郭侨 钟烨 文/图

来源:眉山日报 2017-09-11 07:33   https://www.yybnet.net/

古力勇陪伴孩子们玩耍。利用休息时间翻看数学期刊已成为崔健的习惯。吕仲辉坚定不移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张斌认真写教案。胡小飞正在讲课。

他,用爱心、耐心,不厌其烦地教导特殊孩子学习生活技能,开始独立自主的新生活;他,是学生们的“班爸爸”,致力于把最好的教给学生;她,扎根山村学校36年,呵护每一个山里娃,帮助他们走出山区,走向辉煌……他们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教育出一批批栋梁之材。在全国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近仁寿县优秀教师模范,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用爱陪伴

助孩子们快乐飞翔

9月7日7点半,迎着晨曦,48岁的古立勇走进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先走进宿舍,挨着叫醒培智三年级的孩子们,带领他们去菜地里采摘青椒。

“我们班的蔬菜长势不错,孩子们每次采摘都很细心。从播种到收获,他们不仅学会了一门技术,更学会了一种担当。”看着孩子们在菜地里认真地忙碌着,古立勇一脸笑容地说。学校在紧邻后山处开垦出2亩地,作为耕种劳动的实践课场地。菜地由班级划分“承包”,教师做示范,孩子们负责管理耕种。

当天上午的第一节课,讲的是一单元的课程《保护皮肤》,几个简单的词组工整地写在黑板上,古立勇一遍又一遍地带着孩子们朗读。这样简单的课程,他已经用了一周的时间来讲解。面对不同程度残疾的孩子,古立勇要付出超乎常人的耐心和责任心。

古立勇1989年踏上教师岗位。2004年,仁寿县建立特殊学校时,他就与特殊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在条件艰苦的初期,他不仅要给孩子们上课,还要全天全程照顾他们吃、喝、拉、睡、玩,夏天的夜里,蚊子很多,他和其他老师就一同守在孩子们的床前为他们赶蚊子。

课间休息时间,古立勇带着孩子们去操场玩耍。看着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他欣慰又满足。

快到中午了,古立勇带着即将毕业的孩子上烹饪课,手把手地教他们切菜、炒菜和调味,训练他们的生活技能,孩子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让他激动不已。这份工作的背后充满心酸和枯燥,对老师而言,不单是学科专业技能的考验,更体现了特殊教育工作者们对孩子们的坚守和珍视。

多年来,曾经的特殊孩子,有的成为网店店主,有的走进工厂,有的当上建筑工人,有的从事家政服务……他们纷纷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新生活,不再依赖家人,不再自卑自弃。

“我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健康、快乐,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拥有精彩人生。”古立勇说。他和其他特校老师用爱心、耐心和仁心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成为他们前进的希望和人生的基石。

崔 健

不忘初心

把最好的教给学生

检查教室安全,观察学生状况……9月8日7点半,在仁寿县鳌峰初中,崔健一走进教室就进入工作状态。

“崔老师就是我们的‘班爸爸\’,除教书外,他还要操心班里的大小事。”“我们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和崔老师分享,实在不好开口,就给他写纸条,崔老师会找我们单独聊天,帮我们解答疑惑。”在初三十五班学生眼里,有着26年教学经验的班主任崔健是个懂人心的“班爸爸”。

“在初中阶段,更多的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教会他们做人做事。“崔健说,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希望3年的初中生活赋予他们的,除了丰富的知识外,还有健康的体魄、活泼的性格、良好的习惯、做人做事认真的态度。

9点50分,上完两节数学课的崔健回到办公室,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头一晚备的课作了调整。随后,他翻开数学期刊,认真阅读起来。他担任了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一有时间就赶紧“充电”。

“数学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大部分的数学题,答案虽然是唯一的,但解题思路有无数种。我希望学生不要停留在答案上,而要多问为什么,多想想其他的解题思路。”崔健说。

要想把最好的教给学生,那就要把自己变得更好。参加过两次数学教学“国培计划”的崔健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带领下,和其他老师一起建立了仁寿初中数学工作坊,并成为该坊的坊主之一。他的工作,就是在线上及时将自己在国培计划里的所学同步到工作坊,线下和其他坊员一起完成听课、讲座、教学研究等工作,推动仁寿初中数学的教学发展。目前,工作坊已有坊员100个。

“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我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抒发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1991年,第七个教师节,我回老家任教,从此,教师节成了我的节日。我希望,能陪更多的学生走过他们的美好时光。”崔健说。

吕仲辉

德育为先

不拘一格育人才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9月8日清晨,仁寿一中南校区的校园里传来琅琅书声,该校学生肃立,捧着书本,抑扬顿挫地进行诵读。这是校长吕仲辉在全校推行的“激情晨读”,旨在以昂扬的读书声开启学生们一天的校园生活,调动他们的学习激情。学生们晨读时,吕仲辉则循着书声在班级间巡视。58个教学班,巡视一趟要走近两公里,他一天的工作才算正式开始。

上午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后,吕仲辉带着笔记本步入高一(5)班教室,与学生们一起上课。自2012年担任校长以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吕仲辉总是坚持深入课堂,平均每周听课、评课6节以上。

课堂上,老师没有照本宣科地授课,而是让学生通过导学提纲自学,再分小组讨论,并推举代表上台分享心得。课后,吕仲辉介绍,这是该校特有的“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师生点评、拓展延伸”四步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杜绝传统课堂“满堂灌”的现象,成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效率。

在教育教学中,吕仲辉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国学养正,立德固本”是他的德育理念。在他看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向学生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责任。学校秉承这一理念,以德育带动智育,以激情晨读、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出文明和睦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我有一个教育梦想,我和我的同伴共同建设一所这样的学校——这所学校有一支钟情于教育的教师团队和忠诚于未来的学生团队;这所学校尊重学生,尊重学者,尊重学习……”吕仲辉在《我的教育梦》一文中如此写道,而他也坚定不移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梦想,推动学校向着管理精细化、教育现代化、校园人文化的名校目标大步迈进。

张 斌

扎根山村

帮助学生走出山区

9月1日,开学第一天,在仁寿县识经镇的白凤九年制学校,张斌给学生们上了第一课《观潮》。41名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端坐在教室里,张斌领读了一遍课本,帮助学生排除生字词障碍,随后根据学生疑问细致解疑,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

这是张斌漫长教学生涯中的普通一天。36年来,张斌在三尺讲台上娓娓道来,从未离开。

1981年,张斌来到白凤乡(现为识经镇)船型村小,成为一名老师。这是个偏远的山村学校,教室地面坑坑洼洼,空间狭窄,32个学生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她,聆听着她的一词一句。张斌忘不了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她告诉自己,帮助孩子们比任何事都重要。

船型村小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张斌一直关注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成长,许多孩子对她的身影比对父母的身影还要熟悉,亲切地称呼她为“张妈妈”。

曾经,张斌有机会调离船型村小,到一个更好的学校任教,可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作为土生土长的白凤人,我将一辈子坚守山区,呵护每一个山里娃,帮助他们走出山区,走向辉煌。”

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优化,2008年,白凤乡原有的几个中学、小学合并成白凤九年制学校,张斌也被调进该校。在新的岗位,她依然尽心尽力守护着学生。

由于教学方法多样灵活,教学质量好、教学成绩优异,张斌多次在乡、镇教学成果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并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县级骨干教师等荣誉,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

“我教过1500多名学生,有些学生毕业走出山区后,给我写信汇报近况,回母校看我,让我觉得我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张斌说,她希望能在退休前让更多学生学到知识、感受到关爱。

胡小飞

提升自我

与师生共同成长

“胡老师,我家孩子的精神状况怎么样?”“胡老师,怎么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9月7日下午,新学期家长会后,仁师附小语文教师胡小飞就被学生家长们团团围住。他耐心地挨个解答了家长们的疑问,获得了家长们的连声道谢。

从教22年来,胡小飞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四川省首批骨干教师、四川省学科带头人,却从不自满,始终持科研型教学方式。2010年,他执教的公开课《荷叶圆圆》被省市两级教科所评为一等奖,专家点评,“这一课是‘小学语文低段课堂的典范\’”。

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中,胡小飞还善于团结和帮助年轻教师,主动与他们结对子。他培养出3批次10余名年轻教师,已成为附小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胡小飞的课堂上,学习氛围永远活泼。学生们轻松地开展讨论,进行提问,胡小飞则生动有趣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引导他们进行拓展思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去年6月,仁寿县推动集团化办学,提升教育品质,文林一小被规划委托给仁师附小进行管理。胡小飞带领一批优秀教师流动任职,当年就让文林一小的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胡小飞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教过的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材。他将持续努力,与同事、学生一同成长。

新闻推荐

仁寿县 群众参与舆情监督 推进环保基层治理 刘燕妮本报记者梁昊

仁寿县从今年4月10日起,开通了“仁寿有奖爆料”微信公众平台试运行服务,由此收到了多件反映环保问题的爆料信息。针对群众诉求,县党务政务服务中心积极与分管部门、乡镇配合,及时清运垃圾,督促养殖户...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用爱坚持梦想 用心教育学生 本报记者 杜沁莲 梁昊 郭侨 钟烨 文/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