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这几天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导致羊痘病在羊群中流行,所以羊舍要保持清洁干燥,还要定期对羊舍、饲养用具进行消毒……”近日,在仁寿县松峰乡雀岩村3组一个养羊场里,养羊大户刘毅正给村里的两户贫困户讲解当前养羊的注意事项。
从一位负债累累的贫困户,五年中,通过勤劳脱贫,成为养殖示范户、扶贫志愿者,还被群众选为村干部,刘毅说,这是五年前的自己怎样也想象不到的幸福蜕变。
直面风雨 贫困户成养殖能手
刘毅夫妻原本一直在外务工。2013年,他利用打工存下和向亲戚朋友借的共计20万元,回乡发展养羊。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缺乏养羊技术,一个月时间不到,他买进的70只种羊只剩下6只。当年8月,一场大雨又将家中仅有的三间草房冲垮。通过该村群众评定,他家被确定为贫困户。
“扶贫干部了解了我创业失败的情况后,多次到家中关心我,耐心地开导我,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创业一定不能蛮干,要自己懂技术会管理才行。”刘毅说,针对他有文化、喜欢钻研和全村荒山荒草多的特点,扶贫干部与他商量后,决定继续帮助他走养殖山羊脱贫的路子。
说干就干,扶贫干部迅速联系有关部门,帮刘毅重新规划整治羊圈,技术人员上门给他传授山羊的养殖防疫知识。刘毅也潜心学技术,将县畜牧局、乡畜牧站作为自己拜师学艺的地方,并每天上网学习。半年下来,从羊病的预防治疗到商品羊的销售,他都熟悉起来。
2015年,刘毅争取到项目资金10万元,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利用这笔钱,他建成1100平方米养殖区、运动区和生产区;种草5亩,年出栏商品羊200只左右。通过规模化的发展养羊,他实现了脱贫增收,成了当地的养殖能手、示范户。
致富不忘本 做勤劳好榜样
“脱贫不能忘本。”自己脱贫走上了致富路,刘毅始记得,最困难的时候,是干部在关心他,是邻里乡亲支持他。了解到全村还有部分乡亲没有脱贫,他主动请缨,与当地的12户贫困户结对,在品种提供、养殖技术和销售上免费提供服务。
对有能力的贫困户,刘毅上门免费给羊打预防针、治病,手把手传授饲养和管理技术;针对部分贫困户无劳力、无技术的现状,他提出“寄养”模式,让无劳力、无技术的贫困户用财政专项资金和帮扶单位资助的资金购回小羊,到养殖场寄养,由自己统一养殖管理,养成商品羊销售后所得利润双方再分配,确保贫困户的收益。
“我没有技术,也没有羊圈,寄养了10只羊在刘毅的养殖场内,销售后收益能有4000余元。”贫困户熊忠良高兴地说,“下一步我还想寄养更多数量的羊,让生活越过越好。”
2016年,刘毅被乡上授予了“勤劳致富”奖和“扶贫志愿者”荣誉证书。今年1月份,松峰乡雀岩村村委换届选举,他高票当选为雀岩村村委会干部。他说,党的好政策帮助自己发家致富,乡亲们信任自己,自己也会发挥特长,依靠养羊经验,带领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白全安记者钟烨)“我每天都看报纸,发现近年来家乡的变化真大,但一直没机会目睹,今天总算是圆梦了。”10月19日,92岁高龄的曹刚玉在中建钢构的展示间由衷赞叹道。当天,他与其余42名退休老干部一道...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