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闻 彭山新闻 仁寿新闻 丹棱新闻 青神新闻 洪雅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眉山市 > 仁寿新闻 > 正文

三代人的粽子摊 22个端午节的坚守

来源:眉山日报 2018-06-14 06:52   https://www.yybnet.net/

童氏两姐妹在包粽子。彭夜思正在打包粽子准备寄送

本报记者 孟飞 文/图

22年前,端午节前夕,郑容霞在仁寿县城沿河街摆摊卖粽子,因食材新鲜味道好,粽子摊瞬间火了,路过食客都扎堆买。没有招牌的粽子摊,因郑容霞身形微胖,被食客称作“胖大娘粽子”。

一传十,十传百,众多顾客慕名前来购买,“胖大娘粽子”的名声不胫而走。随后,在胖大娘粽子摊带动下,旁边八九家粽子摊相继开张营业……就这样,这里成了仁寿城名副其实的“粽子街”,每年端午,这里人头攒动,卖粽子的,买粽子的,十分热闹。

时代变迁,随着各种包装精美的粽子在商场、超市、面包店等出现,手工现包的粽子渐渐受到冷落,很多摊主不愿再摆摊卖粽了,“粽子街”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但开得最早的胖大娘粽子摊依然年年坚守,每个端午前总是提前多日摆摊卖粽。“年年端午都卖粽,习惯了。”如今,70多岁的郑大娘老了,其两个女儿接手了粽子摊,“胖大娘粽子”的品种变多了。不仅如此,郑大娘的孙女儿还利用“互联网+”将仁寿小小的粽子卖到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一个粽子摊 22个端午节

6月12日,离端午节还有几天,记者在仁寿县城沿河街见到了胖大娘的粽子摊。摊位很简单,一块木板搭在两条长条凳上。如今,77岁的郑大娘已“退居二线”。摊位前,其女儿童维芳和童丽萍正忙着包粽子。只见她俩各自从水桶中抽起泛黄粽叶熟练卷成漏斗形,然后抓起一把馅料往漏斗里灌,再用手按几下把馅料压实,最后把粽叶盖上用绳绕几圈栓紧。

“我正在包的是腊肉馅的,这里还有香肠馅的,还有豆沙馅、鲜肉馅、八宝馅、原味的。”童维芳说,现在粽子的品种越来越丰富了。“腊肉加酱肉和腊肉加蛋黄的粽子卖得最贵,也卖得最好。”记者现场看到,包粽子的原料有红豆、绿豆、花生、红枣、糯米等,颜色丰富好看。

正说着,一名市民来到摊位前咨询粽子价格和味道,童维芳连忙放下正在包的粽子热情向顾客介绍着。“我要两个腊肉馅和蛋黄馅的。”听后,童维芳利索捡起还是热乎的粽子放到塑料袋中,“一共6元钱。”顾客付钱拿过袋子,赶忙拿出粽子,小心剥去粽叶,吃了起来,“还可以,味道不错!”“那下次再来关照。”童维芳笑着说。刚说完,一辆轿车停在粽子摊前。“每样都来一个,再来四个鸭蛋,用礼盒装,装八盒带走。”车上下来的男顾客说道……就在记者采访的一会儿工夫,来了好几拨买粽子的顾客。

童维芳说,照顾生意的老顾客比较多,还有一些慕名前来的。“我们用的粽叶是竹笋叶,专门从汶川那边买来,不会串味,还有中药作用。另外,我们用的食材都是精选、且新鲜,不加防腐剂,当天包当天卖,所以粽子的味道特别好。”

三代人传承 粽子卖到北上广

“我们除了在摊位卖,更多是在网上在卖。”在离摊位几米远的一间门市里,童维芳的女儿彭夜思正把粽子和鸭蛋放入透明带,然后用机器抽空透明带中的空气,随后放入已经准备好的礼盒当中。此时,地上已经摆好了30个礼盒等着装入粽子。“这批货是一家公司定的,准备快递发到成都。”彭夜思说。

虽然是个粽子小摊,但从第一代郑大娘算起,其孙女儿彭夜思已经是“胖大娘粽子”的第三代了。

“你看,这是我朋友定的,她在深圳;这个是在北京,要4盒;这个在广州,明天给他寄。前几天一家公司定了70盒,是这几天接到的最大订单。”彭夜思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展示着源源不断的订单。“目前,每天用微信销售的粽子接近200盒,是摊位销售的十倍。”

“胖大娘粽子什么时候开始摆摊卖粽呀,都等不及了,好想吃你们家的粽子哦。”彭夜思说,其实她一开始没想过在网上卖粽子,她平时是在网上做床上用品生意,离端午节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就有很多朋友在微信上问她买粽子。为了让朋友们有口福,所以就顺便用微信销售一下粽子。彭夜思说:“后来越卖越火,回头客、介绍客、大客户就多了起来。”

据了解,她们的粽子摊每天能卖上百斤粽子,临近端午节那几天能卖上200多斤,整个十多天摆摊下来可以卖出粽子一千多斤,销售额有3万元左右。“挣钱是一方面,但摆摊卖粽更多是一种坚持和习惯,也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坚守。”彭夜思说:“每年端午节前,如果不包粽子,总感觉少了什么。所以,我们会坚持下去。”

新闻推荐

凉山州安排布置2018年度州属事业单位公招面试及后续工作

本报讯近日,州人社局召开2018年度州属事业单位面试及后续工作安排会,对2018年度州属事业单位公招面试及体检、考察考核...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代人的粽子摊 22个端午节的坚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