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绵阳市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工作思路,“早”字当头组织做好汛期防汛避灾、安全度汛工作,确保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早在5月初,绵阳市便召开了全市防汛专题会议,对防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专项要求,并针对今年的防汛形势,结合往年防汛抢险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绵阳市2012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等文件,对汛期责任落实、隐患排查、预案完善、避险演练、物资人员准备、监测值守和预警预报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安县、北川、江油、平武等地现场检查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山地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同时,全市9个县市区通过灾后重建已经全部建成山洪灾害防治及预警信息系统,通过市、县建成的各类防汛减灾预警平台,迅速将信息传递到“最后一公里”的村、组和各级责任人、监测人员,牢牢把握了防汛抢险工作的主动权;并按照“政府主体、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各负其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条块结合的灾害预防和处置联动机制,形成信息共享互通、督查整治联合部署、抢险救灾共同行动的格局。
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是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市已落实抢险队伍1060支40111人,落实麻袋、编织布、铅丝、砂石料、救生衣等防汛物资总价值1460.49万元。并结合绵阳防汛实际,组织了包括堰塞湖处置抢险、避险转移、应急电力和通讯恢复、消防灭火、水上救援、群众安置和卫生防疫等10个科目的综合演练;全市各县市区、镇乡、村社的演练,安县、北川、平武、梓潼、盐亭、唐家山等地也相继组织了综合演练,有效提升了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主动避灾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
此外,绵阳市还严格防汛值班,保障信息联络畅通。市防汛办及时制定了防汛值班方案,汛期内实行各责任单位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位,信息联络畅通;并加强与水文、气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到早联系、早知道、早报告、早落实;充分发挥城市管理“12319”服务热线的作用,对城区易积水路段及水系水位进行重点监控,及时指挥调度,确保政令畅通。
(本报记者 刘鑫)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4)日,市政府组织各县市区、园区和市气象、水务、应急办等相关负责人,召开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商会,传达省政府相关会议精神,通报近期气象趋势,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要...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