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对于基层社区干部来说,廉租房的分配和管理一直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因收入提高主动退出廉租房的居民人数几乎为零。然而,从去年5月份开始,安县花荄镇益昌社区民生家园的13户低收入居民陆续主动退出廉租房。他们说:“做人要知感恩,要讲诚信,我们困难的时候,政府优先让我们住进了廉租房。既然现在我们的收入提高了,自然应该把房子留给更困难的居民。”
社会影响
安县13户居民主动退出廉租房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昨(18)日,记者从市住房保障中心了解到,在安县13户居民主动退出廉租房的影响带动下,截至目前,绵阳市先后有7户住房困难家庭,通过努力改变生活,主动退出原先的保障住房,迎来更美好的新生活。
“安县主动退出廉租房的13户居民目前的收入还不算高,但他们却没有想要去多拿多占,而是诚信自律,知恩图报。”市民杨燕说,安县这13户居民的举动,诠释了“诚信是金”,彰显了绵阳市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如今,‘开宝马住廉租房\’的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不仅侵占了别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利,更会造成社会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公务员任穷说,安县花荄镇民生家园13户居民从去年5月份起主动退出廉租房,希望将房子留给“更需要住房的困难家庭”,这样的行为难能可贵,值得大加赞赏。
在安县退房户影响下,去年11月主动退出圣水小区廉租房的郑先生告诉记者:“从刘先生、马女士的身上,我懂得了做人要懂得感恩,要诚实守信。政府在我们收入不高的时候,优先让我们住上廉租房,是对我们的关爱。但我们不能一直依靠政府。在收入提高后,就应该把房子退出来,让给更需要住房的困难群众。我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因为这不仅表示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良心。”
延伸报道
民生家园是安县花荄镇目前最大的一处廉租房安置区。2010年10月交付使用,328套住房一直全部满员。据了解,安县廉租房申请入住的条件是: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710元以下,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3平米,家庭成员户籍为当地常住居民户口。
去年5月带头退出廉租房的刘先生目前在花荄镇上的一家公司当门卫。刘先生说,他们父子俩现在租住在镇上一处私房中,每月的租金加上水电气等开支共计200元左右,花销虽然比住廉租房时高3倍,但他现在有工作,儿子又涨了工资,父子俩的收入都增加了,在支付完房租以后,完全能够维持生活。说起退廉租房的事情,刘先生坦然地说:“收入提高了,就该按政策来。要想到还有比我更需要的人。”
去年6月,靠打工收入养活一家人的马女士听说政府将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就开始东拼西凑准备首付款,申请购买一套小户型房子。“原计划是想等买了经适房再退廉租房,但看到那些更需要廉租房的居民,我们还是决定提前退出。”退出廉租房后,马女士现在暂时住在亲戚家里,她说:“我们靠自己打工已经买得起房,家庭收入也比以前好,就不能再住廉租房。现在,虽然还住在亲戚家,但心里很踏实。”
在安县花荄镇先林村三组,记者见到了退出廉租房的何大爷。曾经,独自生活的他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低保金。去年7月,他退掉廉租房后就回乡下和儿子住在一起。现在,儿子新盖了一栋三层高的房子,何大爷住得很开心。
不仅仅是何大爷、刘先生、马女士,安县主动退出廉租房的13户居民,都在努力改变生活,提高生活水平,一步步朝着美好的新生活迈进。
(本报记者 梁耀予)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多亏了小额担保贷款的帮扶,让我的创业之路走得更加稳健踏实。”近日,在安县就业局的牵线搭桥下,安县春芽文化用品负责人龙春蓉成功获得8万元小额贷款,如愿以偿地将原40余平方米的门面扩大到1...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