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秋香实习生 李秋菊
“村长,什么时候再给大伙上一堂美丽课啊?”在隆安县的南圩镇联造村,忙于走村串户的村支书、主任凌海津,常被问起这个问题。
“美丽课”,正是凌海津推进“清洁乡村”,建设“美丽联造”的第一把火。他收集全村的乱象照片,通过PPT向村民展示,破解“清洁乡村”宣传工作的困局。
“单纯的说教和劝导对村民不起作用,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生动地展现村貌乱象,能够有效地促动村民参与清洁乡村的内心。”凌海津说道。
活学巧用作宣传
村民领会见成效
9月29日,记者走进联造村,眼前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干净整洁的村屯巷道,整齐有序的房屋建筑,洁净可赏的农田水源,连鸡鸭都有了舒适的“家”,村里生产生活井然有序……
这样的美景美村,过去却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脏村。
“这是大伙门前屋后的乱象,大家来看看认领认领……”“这是村口的垃圾死角,成群的苍蝇蚊子到处飞……”“乡亲们,这些杂乱垃圾堆旁蚊蝇滋生的图片就是目前我们村环境状况的真实再现啊!”6月17日,凌海津在古斗屯用PPT放映了一部“本土无声电影”,惊骇全场。
村民们直观地看到了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画面,内心深受触动。大家边看课件,边小声地嘀咕着:“原来我们的村子真有那么脏,以后不能随地乱扔乱吐了”“必须要清理家园了,这样才能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看过PPT后,大家参与清洁家园的意识增强了,村民支持清洁乡村的热情高涨了,打开了我们搞清洁乡村的第一道关卡。”凌海津说,其实,活动之初,村民们对清洁乡村工作不闻不问,对上门干部不理不睬,一度让宣传动员工作非常被动。
如何通过更为有效的方式,破解宣传工作的困局?凌海津心里琢磨着:集中把村里的房前屋后的乱象收集起来,像老师用PPT幻灯片一样,向村民展示我们处在怎样的环境,想必会引发反响。
为尽快做好动员,凌海津就一头扎进PPT课件的制作中去:白天走访各村屯时,随时拍下村屯的乱象;晚上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方式,了解当前各地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收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构思本村屯“清洁乡村”活动宣传方案。经过近十多天的学习、摸索、斟酌,较为清晰的演示文稿构架逐渐形成。通过7个夜晚的边学习边制作,凌海津的PPT课件初见雏形。(下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煜霞 实习生谭羊萍 通讯员牙米娜)近日,农工党南宁市委会组织机关干部和党员医疗专家,深入隆安县都结乡念潭村开展“同心·美丽南宁”公益活动,不仅为当地送去了清洁乡村的帮扶款,还开展...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