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姝)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狠抓项目投资,加强投资要素保障,加强督导落实,投资施工进度明显加快。昨(11)日,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5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39亿元,增长1.2%,在全省排名比上月提升2位,比去年同期提升3位。
投资环比增长较快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今年初,市委、市政府立足绵阳实际,科学研判形势,确定今年为“项目引进落地实施年”,并确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为1145亿元。
为保证目标顺利实现,市委书记罗强,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超多次就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还分别带队前往各县市区、园区,就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各地投资促进工作进行专门督查。全市上下牢牢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发挥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增投入、强后劲,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完成全社会投资450.39亿元,增长1.2%,在全省排名比上月提升2位,比去年同期提升3位。仅5月,全市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57亿元,比4月增加20.10亿元,环比增长32.2%;比去年5月增加5.21亿元,同比增长6.7%。
分产业看,1-5月,全市一产完成投资16.54亿元,增长16.3%;二产完成投资136.91亿元,增长3.0%;三产完成投资296.94亿元,下降0.3%。此外,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39.93亿元,增长5.6%。
全市各地你追我赶
项目是促进投资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市各地纷纷依托优势资源和发展条件,紧紧抓住产业招商,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落实优惠政策,强化亲商、安商、富商意识,让投资者看得到投资效益。同时,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积极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项目建设良好环境,以空前的力度狠抓项目推进,让一个个项目在绵阳安家落户,开花结果。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各县市区、园区投资呈“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投资上个月负增长的科创区本月成功转正,增长5.9%;上个月负增长较大的安县本月增速也有所提高,比4月当月提高8.1个百分点;其他县市区、园区也加大投资要素保障,促进投资稳定增长。游仙、三台、经开5月当月比4月增量较大,环比分别增长141.1%、96.1%、51.7%。
分县同比看,科创、三台、游仙5月当月比去年5月增量较大,同比分别增长89.0%、28.5%、25.0%。
行业投资扭转颓势
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实际,全市各级各部门纷纷立足自身职能,主动作为,保持专注发展定力,下大决心引项目、找资金、促发展。
为保证引进的项目或在绵发展的产业“留得住”,绵阳市不仅拼“硬件”,更注重抓“软件”,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落实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促使行业投资促进工作成效明显。
全市一些大的支撑行业投资扭转去年颓势,呈现增长局面。制造业完成投资120.68亿元,增长4.4%,比去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50.61亿元,增长5.1%,比去年同期提高15.3个百分点。
部分投资总量占比小的行业,投资也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了410.4%、91.6%、83.4%、80.9%、60.7%。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彭雪昨(4)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季第二季演出基本结束,从2014年12月10日举行“绵州大舞台”惠民演出季首演活动至今,共演出了65场,约3万余位市民在“家门口...
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