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唐巍 记者 安峥 文/图)完善防洪排涝工程、改造节水配套项目……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黄金时期,走进安县乡村,都可以看到村民们正忙着抢抓水利工期,清除河道杂草、淤泥,砌堡坎、建渠道的身影来回穿梭,忙个不停。
在界牌镇石岭村,60多岁的黄仁远老大爷一边铲淤泥一边乐呵呵地说道:“虽说年纪大了,干这种铲泥巴的活还是得行的,大家一起出力把水渠修畅通了,明年地里的蔬菜就有水浇灌,就能丰收。”据了解,入冬以来,该镇组织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建设堰塘一口,灌排水沟渠共计4000米,使渠道周边1000多亩田地的灌溉得到了保证。
记者从安县水利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县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统筹项目资金等手段,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入冬以来,该县充分利用冬修水利的有利时机,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河道疏浚,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渠道清淤,争取专家支持保障水毁修复,多管齐下大力实施“水利冬修惠民”大会战。
为确保水毁修复工程高质量完成,安县还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科学制定水毁工程修复规划,反复完善施工方案,多次组织水利专业工程师到各乡镇召开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会,确保该县水利建设的技术支持。
截止目前,该县2015年投入水利冬修资金1305万元,全县累计新建灌溉渠道19.347km,整治灌溉渠道81.453千米、山坪塘142口、石河堰16处,新建泵站4座,蓄水池10口,丰收、芋河沟、瓦窑坎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总工程量的90%以上;全县冬季工程蓄水量达4847万方,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项目已基本完工。
(图片说明:桑枣镇干柏村村民趁着晴好天气修挖沟渠)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打造“两个增长极”——加快建设江油工业园区、发展文化农业旅游生态产业区。“坚决破除只靠‘老天爷赐予\’和‘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观念”,在“从无到有”与“有中生新”中,江油不仅在...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