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安州新闻 > 正文

“归雁”回乡创业 带动乡邻致富

来源:绵阳日报 2016-03-15 14:2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田明霞 实习记者 李锦辉

2005年,谭小燕返回家乡安县花荄兴隆村创业,带领农民发展红薯产业。目前,她创办的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4200多户种植红薯,解决女性就业156人,帮助当地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走!回家带老乡种红薯办粉丝厂

2005年,在城里经商多年的谭小燕,回到了家乡安县花荄兴隆村,创办了年产100多吨红薯粉丝的粉丝厂。起初,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产品单一,设备跟不上,加之家乡地里产出的红薯品种没有达到深加工的水平,企业陷入了困境。于是,谭小燕先后去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业科学院等,学习红薯种植技术,还到全国同行业知名企业考察、学习。

为动员老乡种植新品种红薯,谭小燕走家串户,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2005年,谭小燕说服了10多户农家种植红薯,种了近100亩,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种植红薯的行列中。谭小燕引进了紫薯系列品种,让老百姓的收入又增加了。

上!建合作社和红薯一起变成熟

2010年,谭小燕带领156位红薯种植户成立了安县益昌薯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三统两自一保底”的运作模式,带动了县内外4500多农户种植薯类产品12000多亩,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多亏了小燕,当年她苦口婆心地鼓励我们种植,同时在生产技术、销售环节上全程保障,使得每年我们增收好几千元。你看,家里家具和电器都是新买的,好日子在向我们招手呢!”尝到红薯种植甜头的合作社成员们如是说。几年的实践证明,红薯种植的收入和产值都高出了水稻,红薯已成为兴隆村的主打产品。

强!帮更多的人增收过好日子

谭小燕采取“校农对接、合作推广、利益共享”的模式,与川农大、川农院等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采用标准化技术种植一些优质品种,促进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她还创立了“农户-公司-市场”、“科研-培训-生产”的“双哑铃”产业化经营模式,尽可能帮助种植户获取最大收益。

目前,作为合作社加工基地的益昌粉丝厂将会员们种植的薯类加工成纯薯粉、宽片粉、带皮粉、保健薯尖茶等5个类型近20个品种,远销省内外,会员户均纯收入增加了。谭小燕因此荣获了“四川省第八届创业之星”称号。

新闻推荐

景点公共卫生及周边医疗站点接受“体检”

本报讯(顾星和张耀尹记者彭雪实习生赵灵凤)绵阳市卫生执法监督机构日前先后对安县、梓潼、平武、江油、北川等20多个旅游景点公共卫生及周边医疗站点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以确保游客身体健康安全。...

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坚强阿姨——黄曼2016-03-24 14:22
猜你喜欢:
评论:(“归雁”回乡创业 带动乡邻致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