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话题
本期主持人:本报记者 郑金容
又是一年清明时,“扫墓”高峰如期而至。我们在祭祀先祖,追思缅怀的同时也要文明祭祀。
习俗:清明时节祭祀家祖
据记载,清明始于周朝,一般是在阳历的四月五日。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更迭,清明的传统习俗不断变化,但祭祀先祖,上坟扫墓一直未曾中断过。
按照传统习俗,一到清明大家都会携带果品酒菜、香蜡纸钱等去扫墓,在坟前焚烧钱纸、放鞭炮,磕头祈福,然后折几支嫩绿的树枝或用人工制作的白条,挂在坟上,俗称“挂青”。
“解放前家里条件不好,上坟的东西很简单,要不就自己动手做一些纸衣服、鞋子烧给逝去的亲人。”住在卫生巷的周大爷回忆说,“家乡会举行‘清明会\’,同姓的族人祭拜祖先后,聚在一起吃饭玩乐。”老一辈的人还记得扫墓后会吃“清明馍馍”、“清明菜”,“在路边摘来清明菜,切碎后和着面粉做成‘清明粑\’,味道很好吃。”
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祀,还是踏青的最好时节。万物回春,天朗气清,男人们会停止各种工作和应酬,妇女们也会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外出踏青,荡秋千、植树、放风筝……因此清明时节既有扫墓雨纷纷的悲伤之感,也有踏青游玩的欢笑之意。
祭扫:增强防火意识
清明祭扫活动中,焚香点烛、燃放鞭炮、焚烧纸钱等活动频繁,加上祭扫区域一般草木密集、可燃物较多,稍有不慎极容易引发火灾。日前,安县花荄镇罗林一组的山上起火冒出滚滚浓烟。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与村民上坟祭祀烧纸有关。为此民警特意提醒: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请文明祭祀。
在进行祭祀扫墓时,请勿吸烟,尤其是不要乱扔烟头。近段时间绵阳风干物燥,扫墓时不要遗留烟头火种。在焚香烧纸进行祭祀活动时,待烧完纸钱后,一定要将燃灰清理干净,以免死灰复燃,引发火灾。
祭扫时尤其注意要看管好儿童,不要让他们在祭扫时玩火,燃放烟花爆竹。如果去圣水陵园、老龙山陵墓等扫墓,要严格遵守墓区的防火规定慎重使用明火,焚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安峥)记者日前获悉,2016年中国舟钓公开赛将于本月22日在安县白水湖揭幕,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86名选手将展开历时两天的激烈角逐。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大致就绪。此次公开赛是由国家...
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