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医生说幸好经过检查提早发现我患有耐药肺结核,并及时治疗,要不有可能发展为比癌症更加可怕的不治之症。我感谢国家拿出这么多钱、出台这么好的政策,关心我们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也感谢医生耐心细致地诊断与治疗。”近日,作为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的直接受益者,涪城区南山街道居民魏老太感慨万千。
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截至3月7日,绵阳市已免费体检1024585人,提前完成国家“十一五”下达的百万人口免费健康体检任务。其中,涪城区完成了46.9万人的体检建档任务,安县完成了25.3万人的体检建档任务,江油市完成了30万人的体检建档任务。近期,绵阳市将加快完善健康体检信息建档工作,整理原始资料,规范归档,总结阶段工作经验及成果,迎接国家院士团、专家组的验收。
据悉,2009年,绵阳市被确定为重大传染病防治综合示范区,涪城、安县、江油先后启动了为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绵阳示范区主要在乙肝和结核病防治方面摸索出有效模式的基础上,解决地震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问题,专项任务分成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和中医药防治5大领域。预算经费超过3300万元,并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在“十二五”、“十三五”继续进行滚动投入。
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免费体检内容包括血压、血常规、B超、心电图、X光拍片等。免费体检是示范区项目前期的基础工作,通过体检,为绵阳市100万人口建立与新农合对接的居民健康档案。这100万人口的电子健康档案将实行全国联网。系统建成后,建立健康档案的市民在任何地方看病,医生都能从系统中调集其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将大大缩短医生对病人的诊断时间,示范区内的群众也将提前享受到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除了免费体检,绵阳市卫生部门还对免费体检中的阳性人群进行追踪调查、随访,对已经患病者进行科学治疗,对高危人群加强个人防护指导,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采用新技术、新措施防治乙肝、肺结核、艾滋病,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降低发病率、病死率。
项目启动以来,市财政投资710余万元购买了26台DR-X光机,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体检设备;完善示范区项目组织体系构架,建立协调机制;为街道、社区和乡镇、村两级配备基本健康体检设备和卫生网络化的信息工作终端;按每1000—2000人口配1名责任医师,为每位居民提供健康服务。通过免费体检,绵阳市摸清了示范区内乙肝、丙肝和肺结核感染现状,建立了相关研究队列,市县共建立了血清生物标本库4个,在市疾控中心建立了结核杆菌生物标本库1个,为开展后续科学研究储备了宝贵的资源。下一步,绵阳市将继续整合医疗资源,统筹各方力量把该项目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重建成果转化提升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建立绵阳市卫生信息平台,继续探索适合中国西部地区的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的绵阳模式,切实惠及全市540万城乡群众。 (本报记者梁明)
■点评
让特殊群体得到更多关爱
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是“橄榄型”的,“两头小,中间大”。富人和穷人少,中等收入人群多。而一场大病往往会让富人和中等收入的人一夜之间变成穷人。所以,防止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在绵阳市实施以来,全市100万人免费体检、并建立了电子档案,我们不能仅从防止传染病扩散的角度看待这件事,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务实之举。
生活中有很多特殊群体,传染病人只是其中一个。但愿各地各部门多争取一些好项目,让绵阳市的各类特殊群体得到更多关爱。如此,建设“和谐绵阳”就落到了实处。 (晓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6)日,市政府与神华巴蜀电力公司举行座谈会,研究加快推进在绵投资项目和进一步扩大、深化合作有关事宜。市委副书记、市长林书成,神华巴蜀电力公司董事长、临时党委书记何成江出席座谈会。双...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