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这次能死里逃生,多亏了江油市人民医院的专家齐力抢救。”昨(11)日,伤者杨某的家属打进本报新闻热线说。原来,她儿子的右侧肢体被一辆载重约40吨的大货车碾过后,血肉模糊,皮开肉绽。16名医务人员通过9个小时的抢救,最终让伤者脱离危险。其中大外科主任李昌坤正在绵阳城区参加学术会议,为了抢救病人,他打的急匆匆地赶回江油。
与时间赛跑
主治医生打的回江油救人
“请马上赶到医院,有一位车祸重伤伤者急需救治……”9月9日上午9时许,江油市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李昌坤、骨科副主任杨先武几乎同时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声音急切,不容迟疑。
这时,正在绵阳参加学术会议的大外科主任李昌坤,向组委会打了个招呼,匆匆离开会场,拦了一辆的士,火速赶往江油。路上还不停地催促司机:“快点、快点,再快点……”
上了一个通宵夜班的骨科副主任杨先武回到家刚刚躺下睡着,接到电话后,一个激灵翻身跳下床,边穿衣服边往外跑。
在ICU重症监护抢救室,眼前的一幕触目惊心:躺在血泊中的25岁车祸伤者杨某,面色苍白,浑身插满了管子,整个右侧肢体被载重约40吨的大货车车轮碾过后,皮肉裂开,能直接见骨,悬挂在架子上,似连非连,摇摇欲坠。
经诊断,伤者杨某为创伤失血性休克、右侧上下肢及胸腹部大面积皮肤碾压撕脱伤(约20%面积),右肘关节开发性骨折脱位,骨盆、右侧胫骨平台开发性粉碎性骨折。
生死大营救
16名医务人员忘记饥饿
医院紧急成立了以大外科主任李昌坤副主任医师牵头的抢救小组,包含骨科、ICU、麻醉科、手术室的16名精兵强将。医护人员迅速就位,并马上实施清创、皮肤撕脱断层皮片回植术,骨折清创内外固定术。血库医务人员及时备好待用血,并与绵阳血站取得联系,防止伤者用血量太大供不应求。
9月9日上午9时45分许,伤者杨某被迅速推进三号手术室。手术灯下,医生杨先武、李昌坤屏声静气,全神贯注地将严重污染的肢体认真仔细清创,清除异物、污染坏死皮肤、肌肉,保护好重要组织,再把右下肢完全性撕脱的皮肤皮下组织从深筋膜取下。
同时,抢救小组又分四个小组对伤者进行同步手术,一组负责右上肢清创手术;第二组把取下来的皮肉用双氧水、生理盐水进行反复清洗等;第三组负责输血、补液、维持麻醉期间伤者生命体征稳定;第四组负责紧盯住监护仪显示屏上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
当日下午2时13分,伤者的右侧肢体清创完毕,右上臂清创缝合、打石膏结束。然而,李昌坤、杨先武、陈立江等16名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还没有吃午饭。他们似乎忘记了饥饿,只想着立即将伤者皮片回植到位,早点做好手术。
争分夺秒
危重伤者经抢救脱离危险
下午6时36分,经医务人员近9个小时争分夺秒的紧张奋战,像巴掌大小的31张皮片,通过1264针缝合回植伤者右侧肢体成功,手术圆满结束。主刀医生杨先武说:“我们就像巧妇做针线活一样,一针一线将每张皮片缝合到位。”
走出手术室,杨先武医师不由打了个寒噤,脱下手术服才发现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当李昌坤、杨先武率领的抢救团队推着已经苏醒的伤者出现在家属面前时,焦急等待的伤者母亲禁不住潸然泪下:“谢谢你们,救命恩人!”
“能将你家孩子救活,我们再累再苦也值得。把每个病人治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出院,是咱们当医生的最成功、最幸福的事。”现场医护人员疲惫不堪的脸上,流露出欣慰淡然的笑意。
(岳耀文 袁刚 本报记者 肖赟梅 苏东华 文/图)医务人员抢救治疗现场
新闻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长期的农村学校教学中,受传统教育...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