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浅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来源:绵阳日报 2014-05-21 20:25   https://www.yybnet.net/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但是,随着科技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类对环境的关系的认识正由主宰到适应转变,人类对环境也由以利用为主到以保护为主变化。但是,人类至今都是治标不治本,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治理环境的根本所在?我认为根本在人,只有提高人的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的内在要求,环境保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保护环境从娃娃抓起.我国《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环保教育,可以也应当从语文教学入手。

一、巧用教学手段,突出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有着丰富而广泛的环保教育资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近百篇课文,可以渗透环境教育,这些课文,有关于热爱环境和欣赏环境的、有关于环境科学和环保知识的、还有以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等为内容的。它们不仅以各种方式展现了美好的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还涉及一些以人口、资源、能源等为题材的内容。学生在感受美好大自然的同时,也认识到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1.巧用插图,渗透环保教育。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往往配有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和课文配合紧密,它们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观察兴趣,又能辅助学生思维。例如,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清清的溪水》,这是一篇充溢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本文配有两幅插图,教学时,我让学生根据插图展开想像,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美好生活环境,并体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会是怎样的感受。结合下面的问题讨论:如果我们也像大象、棕熊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假如你是本文的主人公,你会怎样做呢?通过图文感受,对环保还可以适当引申,让学生能多了解和学习一些环保知识,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好环境维护,怎样把课文的知识和自身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让学生懂得维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的教学目的。? 2.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环保需求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语文教学焕然一新。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能使环保教育更加完美地渗透于语文教学,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如,小学四年级上册《蒲公英的梦》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它通过童话题材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3、巧用朗读,强化环保情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反复朗读,特别是有表情地朗读,能与文章产生共鸣,能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林海》、《鸟的大堂》、《草原》、《迷人的张家界》等这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环境教育因素,要善于将环保教育渗透于知识载体中去。

4、巧用写作,内化环保意识。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写作能力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认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保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同时也是环境教育丰富作文教育的一个范例。在平时写作指导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如在暑假前向学生布置练笔任务: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不拘长短,不求修饰。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可以表达对美好环境的赞颂。也可以说出对优美环境的期盼。

二、延伸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拓宽环境教育渠道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到受污染严重的河流、居民区做实地考察采访,写成调查报告,既使学生了解了环境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自觉性。现代教育中特别强调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沟通,重视通过发展性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课堂获得的知识得到自修和补充,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思想在语文教学及其所涉及的环境教育中也应得到体现。

从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饱含深情的写下这次活动,既提高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参加本次活动的印象。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一些环境问题,激发他们做绿色小卫士的愿望,并积极行动,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本次活动设计主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结合当地环境情况和学生特点,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教学,由家乡的环境问题引申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从而产生环保意识。作为一名小学生,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作出应有的贡献。

语文教学与环保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足以唤起同学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护大自然,创造美好环境的意识。人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成员,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要热爱大自然,维护大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江油市二郎庙镇第一中心小学蒲俊芳)

新闻推荐

六合乡:香菇大棚“种幸福”

香茹大棚错落有致,基础设施完善齐备,幸福指数节节攀升……6年过去了,江油市六合乡人民高唱感恩奋进的主旋律,用坚忍和勤奋在这片偏远的深山大地“种”下幸福的梦想和美好的生活。小小香...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浅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