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应该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让孩子经历科学探究的观察、实验、猜想、调查、验证等过程,充分得到各种感官的刺激与参与,体验探究的乐趣。”当前,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一个举措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并在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学习“科学”。由于学科学的过程是一个“体验”过程,学生将作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他们的个人体验是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孩子们只有体验了探究过程的快乐才能说他的科学探究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
一、在“玩耍”中探究,分享快乐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玩耍是孩子感知科学、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而作为小学科学课教师更应努力让自己的教学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玩耍”去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寓“玩”于学,寓“学”于乐。
三年级下期有一节科学课,题为《观察植物种子》。上课时,我首先拿出多种植物种子问:
“从哪些方面观察它呢?”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打开了“话匣”:“大小”,“颜色”“形状”……
“那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
“做实验!”
孩子们都正在兴头上,我于是把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一一展示给他们,请他们先预测——汇报——提出实验要求——进行探究活动。
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边“玩耍”边交流:
放手让儿童“玩耍”,使学生有“自由感”,激活了孩子们潜在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了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玩耍”中感悟,思维无拘无束,学习自主性自然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在“体验”中感受快乐
科学探究并不是枯燥的,冷冰冰的,恰恰相反,我们的课堂探究活动应该是一个充满情趣与欢乐的过程。无论是成功体验、合作体验,还是挫折体验、质疑体验,每一次都是情绪的经历,思维的碰撞,成功或者失败的结果并不重要,而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本身具有不可复制的教育意义。
小学生年龄偏小,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对某些知识的理解显得吃力,教学要求往往难以落到实处。我尝试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体验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视觉效果,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视听信息,为孩子搭建一个更为鲜活的探究平台,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探究热情,而且还能克服活动难点,突出有效性。
在上四年级《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一课时,用自制的课件设置了这样的情景:
一道又一道色彩艳丽,充满食欲的菜肴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孩子们兴奋起来,食欲大增。
紧接着问了一句:“这些食物中你最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孩子们开始滔滔不绝起来。“有挑食习惯的孩子请举手。”
哗哗,哗哗,很多孩子把小手举了起来。“挑食好不好呢?”
孩子们异口同声道:“不好!”·····
接着课件出示一道道考题,看哪位孩子能最先抢答出,接着一张大头娃娃,一张患佝偻病儿童的照片及小腿骨胳的照片呈现在大家眼前……,看到这些极具说服力与感染力的画面,学生面露惊讶,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继续抓住孩子们的兴奋点,说道:“我们知道了这么多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秘密。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真是太大了!那生活中都是通过哪些途径判断哪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孩子们说道:“上网、询问父母、看食物包装盒…”“其实在我们科学上还有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糖类或脂肪。都有哪些呢?”
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着操作提示的讲述,孩子们噼里啪啦的操作起来,沉浸在探究的快乐中。
三、在“生活”中延续快乐
科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将基础的科学原理向生活回归,在拓展延伸中再次体验快乐,既可以让孩子们切实理解和实践这些科学方法,又真正实现了科学的目的:回到生活。
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状况,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孩子们搞小发明、小制作、写科学论文、科学小童话、利用图书和互联网查资料、搞一些科学小试验等等。例如学《声音的产生》后,用玻璃瓶制作乐器。并将《我们关心天气》、《可爱的蚕宝宝》、《动物和环境》、《植物和环境》等课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等等。
在学习《植物和环境》单元时,我设计了绿豆的发芽和种植的活动,要求孩子们在拿到绿豆的种子后尽早做发芽试验并将发芽的绿豆种子移植在花盆里,同时控制不同的条件作对比实验,并对它的变化进行记录(特别是与前面的观察不一样的新的发现。)对各班的课代表、小组长及组员都做了相应的分配并提出要求,请各组根据组内的实际情况在一定时间后观察绿豆发芽和生长的变化,分工到人,最大程度上发挥参与研究同学的聪明才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定时检查与展示、表扬与鼓励,督促他们把观察活动持续下去。通过后阶段的持续探究活动中,孩子们会定期在科学课上将自己的种植情况进行一个交流,开一个“小组发布会”。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结语
作为一个小学科学课教师,并不奢望能培养出多少科学家,但我想要通过自己倾尽全力的工作,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科学思考的火花。我愿意以孩子们好朋友的身份,投身于新课程的探究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让体验科学的快乐引导孩子们建立科学思维的习惯,造福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使孩子们时时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江油市中坝镇胜利街小学 冯强)
新闻推荐
□郑倩今年以来,江油团市委在践行群众路线中,以“以人为本、全程服务”为理念,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变面向青年、服务青年、培养青年、关爱青年“最后一...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