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这门学科内容所含科学知识主要选自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三个领域,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但是目前的教育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科学课,甚至是忽略了科学课。作为科学教师如何培养孩子们对科学课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如何引领孩子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孩子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得到快乐,和同仁们一起探讨。
首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引导学生。《学记》中“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老师都知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的情绪。喜欢你这个人,就喜欢听你的课,喜欢学你这一科,相应的,这一科的学习成绩就好。反之就不好。可见老师的人格魅力有多大,老师的小缺点的影响又有多深!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就是要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当有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观点、猜想和假设,作为老师千万不能一口否决,一棒子打死,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闪光点,指导孩子制订探究方案、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解释、检验与评价。在整个过程要充分调动孩子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要正确看待教师威信。教师威信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对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威信的树立不是靠行政手段、体罚和训诫,是靠教师素质和教育水平来建立的。教师素质即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性格,包括童心、公正感、自制力。保持一颗“童心”,从学习,生活到思想上与学生打成一片,不仅可以了解学生,而且树立了教师威信,教师对待学生,不论学生背景如何,都需要坚持公正,一视同仁。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学生的“顶撞”或“冒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不允许也没有权力对学生发脾气,以至失去理智的情感发作。只要树立了教师威信,就可以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从而融洽师生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以学识激励人、以道德教化人、以爱心感染人”。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要拥有一颗真诚的爱生之心,学生对你只能是尊重与敬畏,真正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建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曾至,心向往之”。
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原始冲动,是我们教师上好《科学》这门学科首先应该面对的问题。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才能使其逐渐学好科学,才能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记得我在上第一节《科学》时,为了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住学生,上课时,对《科学》课如何如何重要,避而不谈。因为大多数老师会这么说,老生常谈。而在孩子们心里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谁不说自己所教的学课重要”。而是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实验:高锰酸钾和维生素C的实验。当同学看见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时,“漂亮吗?”,“漂亮”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而且声音极其响亮。“同学们,老师能在一秒钟内使它变成无色,信不信?”。孩子们的“不可能”,“不信”,“老师,你有特异功能?”,“怎么可能?”整个课堂七嘴八舌。有看热闹的、想看老师笑话的大有人在。是时候了,孩子们的兴奋点到了。当把维生素C粉末倒入试管中高锰酸钾水溶液,我一声“看好”,孩子们一声“啊”戛然而止,有站着的,坐着的,眼睛睁得多大。过一会儿,课堂上响起了掌声。孩子们又开始了“怎么可能呢?”,“太神奇了”。“孩子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想”声音整齐而响亮。“科学课有兴趣吗?”,“有”不自觉的回答,而且是那样的干脆、利落。一个小小的实验给孩子们带来的瞬间视觉冲击,远远比一切空洞的说教更有价值。后来,在课堂上还陆陆续续做个“水点火”、“大象的牙膏”、“气体炸弹”、“水果电池”、“高锰酸钾和甘油”等一系列的趣味实验,孩子们由原来的“该上科学课了”变成了“等着上科学课”、“盼着上科学课”。达到这个程度了,我们的教学成功了一半。
让科学指导我们生活,知道科学就是在我们身边。看到“科学”两个字,不少学生就会觉得科学是那么的神秘,遥不可及,对科学课产生一种畏惧感。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许多的科学道理,例如: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会比晾在室内干得快;毛毛虫长大了,就会变成花蝴蝶……因此,在平时的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景趋向生活化,打消学生对科学课的畏惧感,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三年级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时,我们走进了学校附近有一大片树林,让孩子们观察真正的大树、草地,在真实的情景中上课;在教学《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我拿出了同学因为瘪了而丢了的乒乓球,放进一盆课前准备好的热水里。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了……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课堂走上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才能使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
科学课程的重要性,要求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应该对科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只有我们真正意识到科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从心底真正喜欢上这门特殊、有趣的学科,才能真正投入到科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江油市新兴乡中心小学 陈勇)
新闻推荐
“有了《村规民约》后,村里乱倒垃圾、酗酒赌博、吵架斗嘴等现象没有了,大家发展产业、建设家乡的劲头足了!”近日,在义新乡茅庵村,村民罗家华如是说。在此之前,茅庵村曾经是义新乡的“落后村”...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