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村规民约》后,村里乱倒垃圾、酗酒赌博、吵架斗嘴等现象没有了,大家发展产业、建设家乡的劲头足了!”近日,在义新乡茅庵村,村民罗家华如是说。
在此之前,茅庵村曾经是义新乡的“落后村”,干部与群众人心不齐,大家干活懒散,没有心思发展产业,遇事处处打小算盘,占小便宜,全村上下一盘散沙。
“无规矩不成方圆”。2010年7月,茅庵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立后,经过充分调研,决定汇集民意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彻底改变茅庵村的面貌。
《村规民约》共8条,对尊老爱幼、计划生育、村容村貌和“和谐文明村”创建到土地资源利用等等,都有规范和约定。
《村规民约》如何落实?村支部书记贾兵介绍,早期主要靠“罚”,但后期要靠村民的自觉。例如:“不孝敬老人,给予每次50元至1000元的处罚,作为看望帮扶老人的资金;打架斗殴、损害公共设施、肥水养鱼等除照价赔偿,还要罚款100—1000元作为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荒废土地者取消粮食直补,并根据情况处罚每亩每年100—500元土地荒废费用等等。
《村规民约》出台后,村上在村委会宣传栏上进行公示,并挨家挨户发放,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每家一个条款一个条款地讲解。很快,《村规民约》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拥护。村民代表杨兴国表示,正是因为村里“大事小事”都有村民代表参与,做到民主公开,村干部根据《村规民约》进行管理时,才能“理直气壮”,《村规民约》如春风化雨般融为村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村摇身变成了“上进村”。
民风正了,人心齐了,村容村貌变好了,茅庵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一心一意谋起了发展大计。2013年,茅庵村人在过去种粮的土地上种下了2000多亩黄栀子。杨兴国算了一笔账:一亩稻谷年产值约1200元;一亩栀子进入丰产期的年产量约2000多斤,按目前市场每斤3—4.5元的单价,亩产可达6000—9000元,是种粮收入的5—8倍。“我们茅庵村的富裕日子来了!”他喜滋滋地说。 (本报记者 肖赟梅)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6日,应坚勇实小邀请,四川省社科院家庭教育专家、绵阳市家庭教育促进会讲师团讲师肖成龙为坚勇实小的700多名家长作了题为《家庭教育与孩子习惯培养》的专题讲座。这是江油市坚勇实小充分...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