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伟大诗人李白的故里,千年文脉薪火相传的热土。近年来,江油教育年年攀升,捷报频传。2013年江油学子摘得四川省文科状元,1人考取香港中文大学,10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2014年省文科亚军再次花落江油,本科上线首次突破四千人。江油教育,已成为这座县级城市的一大亮点,一张名片!
抓住课堂 全力推进课改
回眸轰轰烈烈地新课改征途,江油也曾一度面临优秀师生流失,教育满意度低的困境。在市教体局的领导下,江油教育人曾走出去,请进来,四处拜师学习考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下功夫狠抓考风考纪、教风学风、校本教研、课堂达标、堂清日结、新理念培训、教育信息化、远教应用、教师专业发展等。努力着,付出着,收获着,江油教育在一天天变化着。
质量是硬道理。在坚持不懈的追求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成败和得失,最终都能从课堂上找到症结,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要回归到课堂中去。紧扣课堂的教育教学会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江油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想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育赶超之路,就必须紧紧抓住课堂,全方位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本土行动 催生个性化模式
江油课改有着丰厚的土壤,“九五”时期的“一标五环”目标教学模式至今还影响一代教师的教学行为。当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课改声名鹊起的时候,江油教育也展开了静悄悄地革命:本土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一大批学校从问题出发,围绕自身特点,陆续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江油中学的“四导四主八环节”,江油一中的“三步一练”,太白中学的“10+30+5”,江油实验学校的“积累性作文教学”,小溪坝初中的“两高、两小课堂”,花园初中的“自主学习六步导学法”,江油外国语的“小班化课堂”,双河小学的“生本教学模式”都具有本地特色,个性化特色。
依托课改,江油教育质量实现稳步攀升,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幼、普、职、成”教齐头并进,一大批具有办学特色的学校初现端倪。
多措并举 深化学校课改
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江油教育紧紧握住课堂这个质量引擎。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一批龙头学校深化课改。
一是强化校本教研,加强督导力度,规范课堂行为;二是加强学科联合教研组建设,以学科教研员为专业引领,以学科骨干教师为核心,以主题式教学实践研讨为主要活动形式,各学科每期平均召开联合教研会3次以上;三是推进“教学研究联合体”组织建设,全市组建有初中两个、小学四个联合体,坚持“行政推进、专业引领、共研共享、均衡发展”的思路,实现“三共同三共享”,每年开展五十多次相关活动;四是密切关注草根科研,倡导开展“关注小现象,研究小问题,提出小策略”的“三小研究”活动;五是促进课堂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全市有47所学校开展群文阅读课题实验,有独立立项的省级课题5个,绵阳市级11个,江油市政府级立项的29个,市教体局立项的113个;六是开展县本特色教研,如“蹲点联系学校”、“送教到课堂”、“名师课堂展示”、“教研员登台献课”、“单科示教视导”等形式。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国课改从“改结构”到“改关系”,课堂实现从“教中心”到“学中心”。今天,以“改意义”为典型特征的第三代课改也在一些地方试水,从课堂跨界到课程跨界,课改征程,任重道远。
(江油市教育研究室钟以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5日,中坝职中与成都纬创集团共办的“纬创班”开班典礼在中坝职中学术厅隆重举行。校长任慎兴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坝职中的基本情况,表达了与纬创集团合作的良好愿望和信心,并希望在...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