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耘
一个纯粹的医者,28年如一日,关心病人疾苦,一次次解除患者的病痛;
一个年过半百的医生,胸怀仁爱之心,告别妻女,远赴非洲执行援助医疗任务;
一个中国的白衣天使,在异域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为当地百姓服务,病故他乡;
他就是江油市人民医院医生——徐迅。
援非病故莫桑比克
去年,江油市人民医院51岁医生徐迅自愿报名参加了援外医疗队,10月30日,他作为中国四川国际医疗队的一员,踏上了赴莫桑比克援外医疗任务的征程。
在非洲,徐迅克服了气候炎热、病毒感染等困难和危险,主动向当地医务人员请教,每天借助翻译软件学习,甚至和女儿用微信联系大多数时候都用葡语和英语进行交流。
援外期间,徐迅任劳任怨,医德和出色的医术得到了医疗队同事及病人的赞誉和尊敬,他同当地医务人员团结合作,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成功地完成了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左全肺切除术等胸外科手术;他和同事还把一位患有脓胸疾病的两岁小孩,在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的情况下挽救了回来。同时他认真传授技术,指导当地医生开展了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等当地医院没有开展过的手术,并获成功。
在莫桑比克生活期间,一位小孩在海边玩耍,突然被海浪卷走,正好被在海边散步的徐迅发现,他迅速跳入海水中奋力救起这个小孩。
然而不幸的是,今年1月25日,徐迅突发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病故他乡。
医术精湛同事夸
徐迅不幸病故,同事十分惋惜。“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据徐迅同事讲,从步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徐迅就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神圣使命。1993年医院派徐迅到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进修学习。他每天晚上不是“泡”在病房,就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年后他回到医院,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于广大病患。
1994年以来,徐迅和同事先后在医院开展了首例肺癌根治术、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肺癌支气管袖式切除、喷门失弛缓症Heller等手术。
2006年科室收治了一名生命垂危的高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家属已不抱希望。徐迅本着对病人负责任的态度,每天守护在病床前,亲自观察病情,精心制定治疗方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从死神手上把患者抢救了回来。
小患者叫他徐爸爸
“心存爱心诊病,带着深情开方”是徐迅从医以来一直恪守的职业信条。他理解患者在求医过程中所承受的身心和经济压力,关心病人疾苦,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力求以最经济、最实惠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07年7月17日,正在值班的徐迅接诊了一名家住武都镇,被开水烫伤了4天的一岁半小患者。患儿全身大面积Ⅱ度烫伤,右上肢、胸腹、双下肢均被纱布绷带包扎,烫伤面积达65%,属特重度烫伤。
那些日子,科室的同事每天都能看到徐迅一丝不苟、尽心尽责为患儿换药的情景。不管是天晴下雨、值班休息,再忙再累每天他都会按时来病房为患儿换三次药,每次换药要花掉一个多小时。由于患儿全身长期裸露在外,为了预防感染、感冒,病房不能用空调,徐迅每次为患儿换药都要穿着厚厚的隔离衣,一次药换下来,全身都要湿透。
患儿痊愈出院后,她的父母给医院送来了锦旗,并要患儿叫徐迅“徐爸爸”,徐迅和妻子还给患儿买了漂亮的连衣裙。夫妇俩还经常去家里看望这名小患者,工作忙时,他就委托学生带着礼物去探望。
新闻推荐
皇龙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调试全自动镶块焊接生产线□胡晓莉文/图春节大假刚过,喜庆气氛仍浓。笔者走进江油市的厂矿企业、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车间里正在安装...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