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江油新闻 > 正文

奋力谱写“美丽江油”新篇章——江油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

来源:绵阳日报 2015-02-09 16:39   https://www.yybnet.net/

□胡晓莉

2014年,江油市委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指导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总体取向,大力实施“11321”发展战略,全面实现了经济稳中有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建设“诗意中国·李白故里·美丽江油”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江油把转型升级摆在重中之重,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下大力气培育新产业、引进新项目、拓展新空间、提升新功能,全力推动“六大转型升级”,奋力谱写美丽江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和谐幸福新篇章。

【2014·回眸】

攻坚克难

在转型升级中步入快车道

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江油,工业企业纷纷引进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大康中国百合花国际博览园雏形初具;工业园区、政务服务、农村产权制度等多项改革齐头并进;基础设施建设、法治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此起彼伏;安定和谐繁荣的发展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助力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三次产业

在结构调整中站上新高度

2014年以来,江油切实把“调高、调优、调绿”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明确了“一稳、二限、三退、四进、五转”的发展路径,有力推动了冶金机械“一业独大”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产业”转变。

工业。集群承接和沿链引进殷田电子、太合生物等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31个,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37.4亿元、增长21%,新材料产业产值241.4亿元、增长16%,现代医药绿色食品产业产值33.2亿元、增长3.6%,转型升级的能量在加速释放。

农业。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大力促进农旅文深度融合,用乡村旅游和文化活动提升现代农业附加值,农村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遴选出“江油八品”品牌特色农产品。

第三产业。商业,涵盖近万种商品的金莎·奥特莱斯购物城开启了江油大商业时代。现代服务业,江油成为省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县,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36.5%。旅游业,李白故居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三次产业在转型升级中提质增效,开启了江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时代。

深化改革

在管理服务上迈出新步伐

政务服务改革使“软环境”得到优化。2014年,江油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政务服务办结率达100%,成为全省标杆。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向武都等5个乡镇下放权限45项,乡镇活力进一步激发。

大胆探索和实施工业园区改革。按照构建“一极三体”格局、完善“一园三器”功能、健全“一业三链”体系要求,大胆探索和实施工业园区改革,让园区得以在更广阔的天地展翅高飞。

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意见》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方案》的“1+6”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体系,“七权同确”的成功经验在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会上交流……

2014年,江油在多个领域和多个企业中深度推进改革,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夯实基础

在改善民生中提升幸福度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推进建设中大路产业快速通道,绵阳、江油重点项目涪江五桥,西环线三标段,西成客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江东片区等3处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建设。

节能减排亮点频呈。实施江电脱硫设施增容改造;关停落后企业101家,关闭2万吨以下碳酸钙生产线296条,淘汰落后产能350万吨;实施对涪江、昌明河、平通河等小流域水环境整治。推进40个乡镇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保障和改善民生。整合资金14亿元统筹实施“九大类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实事”、“14件自选民生实事”,155个民生项目全部完成。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率达100%,新增城镇就业7341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居民医保参保19.2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37.28万人。

深冬温暖的阳光下,幸福像涪江的水一样淌进每个人的心田,更像花儿一般绽放在每个人的脸庞上。

【2014·数字】

● 全年实现GDP300.62亿元、增长1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6亿元、增长11.6%。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农业增加值39.56亿元、增长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5亿元、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15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38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0725元、增长13%。

【2015·展望】

布局“六大转型升级”

谋好科学发展之局,走好加快发展之棋。在江油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江油为2015年发展定下了基调和目标。

推动城市建管转型升级。按照“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突出重点、解决急需,地上地下并重、建设管理并举”的原则和“四态合一”、精建细管的要求,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规划引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无缝连接。遵循山水格局,打造水系景观,突出生态美景,建成一批现代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畅通、生态宜居、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继续大力实施“11321”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撑,以现代医药绿色食品为代表的新兴工业体系。加快建设农林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林产品精深加工和充分利用为链条,以助农增收致富为目标的现代农业林业新体系;着力构建以先导性服务业为支撑,以农旅、文旅、林旅融合发展为依托,以培育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体系。

推动生态环境转型升级。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加强城乡生态规划建设,健全城乡生态保护体系。有序退出矿山及其加工企业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切实保护好江河、湖泊、山体、湿地等生态资源。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引导市民提高绿色低碳意识,养成绿色低碳生活的行为习惯。继续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积极顺应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更好地满足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迫切需要。

推动“一园八区”转型升级。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战略机遇,着力将工业园区打造成江油工业发展主引擎、项目建设主阵地、产业集聚主战场,形成企业落户园区、园区集聚产业、产业催生动力的良好态势。在统筹企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上突破;在强化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上突破;在盘活激活存量、做大做强增量,由粗放型建设园区向集约型建设园区上转变。武都、厚坝、含增等8个集中发展区,根据现有产业基础,找准比较优势,加快错位联动,突破发展瓶颈,尽快形成江油经济的重要支撑。

推动统筹城乡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产城一体、产村相融、以城带乡,统筹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就业、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着力塑造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加快推进武都镇、厚坝镇两个全国重点镇、青莲镇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建设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算综合账,做到“快投”;对教育卫生、扶贫帮困、生态环境等项目要算民生账,做到“精投”。

推动民生工程转型升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程服务”的民生理念,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千方百计引进产业,保障充分就业;千方百计增加教育、卫生和文化服务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发展公共服务;千方百计筹集整合资金,加大***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解决边远山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出行难的问题,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惠民的措施不能停留在方案上,要及时落在群众的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发自肺腑地为党委政府点赞。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绵阳监管分局公告[2015]第4号

下列机构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绵阳监管分局批准,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业务范围:许可该机构经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它规定批准的业务,经营范围以批准...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奋力谱写“美丽江油”新篇章——江油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展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