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肖赟梅)“不仅土地流转出去可以挣钱,我们平时农闲还可以去公司打工,等过两年核桃挂果了,全家的日子还会更好。”江油市石元乡旱坪山村2组的村民们高兴地说。原来,去年石元乡引进江油市建宏林业有限公司在当地流转近1000亩闲置林地,种植优质绿茶近400亩和11000株核桃,该村群众人均增收916元,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
旱坪山村的变化得益于石元乡“农工共抓、工转农旅”发展战略,由工业主导逐步向农业、生态主导转化。作为江油山区传统工业乡,该乡因地制宜依靠山区特色谋发展,一些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传统工业退出,力争到2017年,全乡矿山总量由7家精简至2家。同时,大力培育“优质猕猴桃、精品绿茶、绿色药材(经果)和生态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全力构建“一基一园一走廊”发展新格局。以土地、林地流转为基点,依托已建成的千亩红心猕猴桃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涵盖青杠林、铁坪、樟木山、仙鹤池、五指山等村的优质猕猴桃基地;充分利用“石元绿茶”原有品牌的优势,引进民间资本,推进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依托公司倾力打造旱坪山村千亩精品绿茶示范园。今年已建成茶园400亩,新建黄花种植基地100亩,乌药100亩,进一步壮大山区产业项目发展,确保群众从中获益。充分利用荒边余土种植重楼、天麻、厚朴、核桃、板栗1000亩,在石瓶村、青杠林村发展香菇产业。
该乡还整合山区生态资源、产业发展资源、气候资源,探索发展山区特色旅游业,促进“农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业促进农业,农旅融合”。同时,利用“互联网+”,做好线上推介,加强线下互动。结合线上的产品推介,组织线下活动,持续深化,形成和拓宽互联网销售渠道,助力群众致富增收。目前,石元乡已经和江豆网展开合作,于8月开展了首轮推介活动,本月将再组织两次线下推介活动。
通过提质增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截至今年10月底,该乡104人实现脱贫致富。91户134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落实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23起,农村医疗救助网上救助26人次,发放各类民政优抚等资金38万元。养老、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四大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念活‘山\’字经,做好‘茶\’文章,依靠特色,实现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多个产业齐头并进的石元乡已经步入致富快车道。”石元乡党委书记胡勇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该乡将继续打造精品农业,发展“高山绿茶”,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以茶叶产业推动全乡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向精品农业要效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7日,江油市太白中学物理实验室曾科军老师,在参加绵阳市电教馆组织的全市实验室教师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自制教具项目比赛的绵阳市级二等奖,为学校实验室工作争得了荣誉、取得了突破。...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