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的卫生计生机构整合近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总体要求,树立卫生计生“为民惠民利民”的服务理念,坚持民生为导向,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卫生计生综合服务能力,努力为百姓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王波 本报记者 田明霞 实习生 李锦辉 文/图
改革!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盛夏时节,江油市二郎庙镇双马社区里,由江油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红十字会共同举办,江油市120分中心承办的医护人员志愿者院前急救演练在此举办。江油市的卫生计生局、爱卫办、红十字会等部门领导莅临演练现场。江油市骨科医院、二马厚片区卫生院等11家医院领导及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村卫生站医务人员,二郎庙镇政府领导共计50余人参加和观摩演练。当天的演练开始后,6支参演队伍急救人员跑步进入演练现场,由江油市人民医院、903医院、骨科医院急救专家对6支参演队伍进行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急救两项急救技术操作考核。“摆放体位、加压给养、准备器具、插入气管导管……判断环境、开放气道、心脏按压……现场急救人员操作认真、流程规范的展示表演,吸引了场镇村民观看。通过演练,提升了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操作能力,规范了院前医疗急救行为。
据悉,为积极推广优质医疗护理服务工作,江油市卫生系统每年分片区定期开展院前急救演练,不断提高急诊急救水平。其中,江油市120分中心定期进学校、工厂,为市民讲解急诊急救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其知晓率也由过去的8%,达到了如今的47%。“虽然我们无法预料事情的发生,但我们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实施紧急有效的救护。”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刘贺林主任对记者说,目前,该医院正通过岗位培训、演练等,努力提高医疗团队自身修养,提升医疗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做到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据介绍,江油市目前普遍开展预约诊疗和便民门诊服务(远程诊疗服务、节假日门诊、延时错峰服务),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创新便民、惠民举措。积极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市内三级乙等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到了50%。市内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均达到了40%。
江油市人民医院等9所政府举办的县级公立医院于2013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了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截至2015年9月底落实各级财政补助1068.09万元。2014年10月1日起,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工作,县域内就诊率达95%。按照《江油市开展基层首诊及双向转诊及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机制,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书220余份;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新型就医格局基本形成。社区(乡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签约率达20%以上。新农合病人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积极推动社会办医,放宽准入条件。到目前,江油市现有民营医院7所、民营门诊部3个、个体诊所181个。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机制。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全部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严格进行上网采购,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市内二级乙等以上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到基层开展巡回医疗工作机制。组织市人民医院等成立了5支巡回医疗队,划分责任辖区,开展巡回医疗,进行技术督导。
惠民!基本医保制度全覆盖
前不久,家住江油市三合镇北林村的王大娘,因在绵阳的医院里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通过新农合报销和大病保险,共报销了15万多元,个人仅支付了约7万元的医疗费。家住九岭镇中河村3组的杨荣如因患鼻恶性肿瘤,在绵阳的医院里医治,总费用近12万元,新农合报销加上大病保险共报销了7万多元。还有家住江油市中坝城北村的李敏因患急性胰腺炎,在绵阳医治,总费用71148元,新农合加上大病保险共报销了近5万元。
据介绍,江油市坚持把新农合作为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江油市卫生计生局立足惠民、利民,科学调整新农合补偿政策,努力提高保障水平,让参合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为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努力,2015年,江油共有623544人(含失地农民)自愿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为加快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能力和水平,江油市着力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扩大农民受益面。2015年,江油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每人470元。2015年1月至10月,江油市新农合补偿166.59万人次,补偿1.86亿元。
同时,江油市从新农合基金中按参合人数22元/人提取大病医疗保险基金1.37千万元,为全市62.4万人参合农民购买大病医疗补充险。到目前,江油市参合农民符合大病报销政策的第一批已受益599人次,在新农合已补偿1406.96万元的基础上,再给予补偿233万元,人均补偿3889元。农民受惠程度逐步提高,新农合制度的惠民性得到体现。
据介绍,当前,江油市的全民医保覆盖率达95%,并会同民政局,为全市城乡低保对象、三无人员、孤儿、五保对象交纳部分医疗保险。2015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6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15年参保人数12.67万人,完成参保任务95%。2015年全市参合农民62万人,参合率为100%(含失地农民)新农合筹资进一步提高达470元。2015年1-10月,新农合补偿166.59万人次,补偿1.86亿元。实际报销比达到63.69%,高于全省和绵阳平均水平。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7%以上。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将儿童白血病等23种重大疾病纳入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障工作。
服务!多项举措暖人心
2015年10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连日来,来自江油市卫生计生局、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志愿者们,先后走访了208户计生特殊家庭,了解了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发放了4.16万元慰问金,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据悉,今年以来,江油市卫生计生局、计生协按照“以人为本、全程服务”的理念,继续深入开展卫生计生全程服务工作,将关爱付诸于实际,将温暖融入于心田,将爱心播洒于社会。同时,为了增强独生子女家庭抵御特大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不可避免的重大疾病风险能力和意外的保障能力。2014年7月起,江油市开始每年出资30万元,为全市年满6个月到18周岁的5.85万个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最高赔付金达1.5万元。目前,已经有17个独生之女家庭获赔16.1万元保险金。
前不久,记者跟随江油市卫计局干部,来到江油市中坝镇龙溪谷小区,感受绵阳市首例“单独两孩”领证家庭杨洋家儿女双全的喜庆。杨洋是独生子,在江油市某机关单位工作。他说:“2014年3月,从新闻报道中知道四川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我和妻子高艳立即在网上填报了申请资料,并很快获批。如今,儿子航航一岁,实现了我们儿女双全的心愿。”据介绍,江油市还严格落实计生家庭奖励、奖扶、特扶“三项制度”。江油市卫生计生局长代勇说,绵阳市卫生计生工作者将进一步凝聚共识,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惠及于民,努力推进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奋力推动江油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诗意中国、李白故里、美丽江油”创造良好的健康人口环境。
江油市医卫系统开展演练
江油市卫计局开展医疗扶贫工作
江油市卫生计生系统开展慰问困难计生特殊家庭活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23日上午,江油含增镇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及教职员工,在学校操场开展冬季安全教育并组织师生参加消防知识培训及消防演练。(赵仁君)...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