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绵阳市自2010年起试行临床路径,这项惠民举措运行得如何?记者近日走进市中心医院进行了探访。
公开治疗方案
患者治病有了路线图
“要住几天院,做哪些检查,哪天手术,大概花多少钱,这些在我入院后都说得很清楚。”家住游仙区忠兴镇的李大明告诉记者:“市中心医院眼科推出的临床路径治疗方案,既省时间,又让四川省了钱,真好。”
李大明今年40岁,因患翼状胬肉住进市中心医院眼科治疗,从来没有做过手术的他起初对住院还有些担心:“会住几天,有没有做额外的检查,会不会为了住院费用延长我们的住院时间等问题,一直在我脑中不停地盘旋。”
李大明说:“入院后医生给我一张临床路径表单,该用什么药,该住几天院,大概花多少钱等这些事项,上面写得很清楚。医生护士每天都会按照事先制定的‘路线图\’给我治病,我一入院心里就有底,减少了心理负担。”
这个病在没有实施临床路径前需要5至6天时间,费用基本在2300余元。李大明11月2日出院,在医院时间仅为三天,治疗费用为1700多元。
市中心医院眼科护士长李桂蓉说,目前该院眼科已经启动了白内障、急性闭角性青光眼、上睑下垂、共同性斜视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工作,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要求的住院时间、用药品种、手术方式、质量标准为患者进行规范化、程序化治疗,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
提高服务效率
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市中心医院院长王东告诉记者,临床路径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中心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已经覆盖全院19个业务科室,58个病种有了治疗标准流程图,覆盖面达到40%,3053位病人受益。
实施临床路径后,提高了服务效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日,大多数病种的平均住院天数都缩短了1至2天。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治愈率均达到90%以上,无1例手术病人发生感染,无1例手术病人重返手术室,病人对医疗质量都感到很满意。
另外,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严格执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去年1月至7月,医院眼科等科室的14个病种中有11个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都较未实施临床路径降低了,降幅达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
进入路径有条件
患者是否符合标准是关键
据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介绍,实施临床路径是由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医院组织多个专业的专家,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一种最恰当的、能够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护理计划,让病人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治疗。
进入临床路径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看患者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标准,这很关键。临床路径治疗方案选择的都是病症相对明确、诊疗技术较成熟、诊疗费用较稳定的疾病。如果病人进入临床路径治疗,一旦出现并发症,病情发生了改变,原来的临床路径没法执行,就必须退出路径,采用别的适宜治疗方案。
(朱珠 本报记者 王耘)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利用摇号的方式为彩票开奖,我们经常看到,但选择拍卖机构时也采用摇号的方式,可是项新举措。昨(25)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拍卖机构的监督下,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为一起执行案...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