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参加工作17年,连续12年带毕业班;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深受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她被誉为游仙“小学数学教坛上的一颗新星”——她就是游仙区中国联通春蕾小学教导主任马俊容。
作为教师,马俊容非常热爱本职工作,热爱他的学生。她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她用爱让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2006年5月
她生病住院,为了不耽误即将毕业的学生,连续20多天坚持上午在医院打完点滴,下午就到学校上课。她常常以“咱们谁也不能掉链子”作为口头禅与她的学生共勉。
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她的爱心。十多年来,尽管马俊容先后担任过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等职,但她始终坚持奋战在教学第一线。她坚持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去演绎最完美的师爱、母爱。
关爱学困生也是她的一个工作重点,为了转化学困生,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辅导,自己掏钱给学生买礼物,请学生吃泡泡糖。2009年她所带的毕业班有一个学生很“特殊”,父母远在外省打工,家里只有奶奶监管,这个孩子生活习惯本就不好,却还特爱上网,网瘾大到每晚半夜都要光顾网吧。了解情况后,马俊容不厌其烦的多次和这个学生谈心,谈现在,谈将来。并收集了大量网瘾少年的故事讲给他听,在她的不懈教导下,这个孩子最后主动交出网卡,对她说:“老师,请你监督我,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再也不上网了。”在她的关心下,这个孩子很快“上路”,并慢慢成了班上的优秀学生典型。
马俊容上数学课最大特点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性使用教材,如果书上提供的素材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她就从生活中或学生身边提取教学素材,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还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她的课没有不认真听讲的,没有坐姿不好的,没有不积极思考的……孩子们都说马老师的数学课学起来很轻松。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马俊容一直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她认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原因在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法。“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她努力将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渗透到学生的灵魂中去,尽管他的数学课作业很少,但其教学效果却并未因此而受影响。
多年来,她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稳居片区、游仙区同级同科前茅。所教班级2003年游仙区小学六年级毕业质量检测数学获一等奖;2004年游仙区小学六年级毕业质量检测获二等奖;2005年游仙区小学六年级毕业质量检测数学获二等奖;2007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质量检测数学获游仙区一等奖。
马俊容深知“一碗水”和“一桶水”的道理。
教学过程中,她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多次承担区级示范课、优质课任务,成效斐然。2006年3月,她获得游仙区小学数学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2008年3月游仙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说课比赛她获得一等奖;2008年4月游仙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上课比赛她获得一等奖。其多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国家级、市级、区级奖,2008年3月教案《数学乐园》获市级三等奖,2009年课件《年月日》获游仙区一等奖,2009年十二月游仙区小学教导主任赛课获一等奖,2009年12月在游仙区小学数学教师学科培训会上献课,2010年9月其教育故事《微笑的魅力》获游仙区二等奖,还参与游仙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研究,并担任主研。
由于业绩突出,2005年9月马俊容被评为游仙区优秀教师,连续5年考核优秀;2009年12月被评为绵阳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2006年9月被评为游仙区首批名优教师;2011年12月参加“国培”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学员;2007年9月被游仙区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09年9月被评为游仙区第二届名优教师;2012年9月被评为游仙区首批名教师。
马老师用爱心培育春蕾,与学生一同成长,如今已硕果满枝头!祝福马老师!祝福她的孩子们!
(朱殿)
马俊蓉,女,游仙区“优秀教师”,游仙区连续两届“名优教师”,游仙区首批“名教师”,绵阳市骨干教师。游仙区中国联通春蕾小学教师。
教育格言:用爱心启迪孩子的心灵,用激情点燃孩子的智慧。
新闻推荐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绵阳市自2010年起试行临床路径,这项惠民举措运行得如何?记者近日走进市中心医院进行...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