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军 本报记者 夏宁
2012年,原经开区和农科区实现成功整合,10月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突出 “规划项目产业投资”“开放合作”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三条主线,狠抓“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个着力重点,着力构建以城南新区为主体,以塘汛、松垭两个产城一体组团为双核,多个区域特色突出片区的区域发展大格局,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2·数字
全年全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3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其中,纳入经开区统计的地区生产总值53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增加值33亿元,增速12%;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技术改造投资42.6亿元;入库经开区财政总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13%;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29亿元,同比增长27%。外贸出口9500万美元,同比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亿元,同比增长25%。
两区整合
汇集发展巨大能量
2011年11月,市委作出关于将原经开区和农科区整合为新的经开区的重大决定。至2012年5月底,两区整合工作基本完成。较好地实现了资源集聚、要素集中、人才集合、产业集群和各项工作的有机有效衔接,园区面积由41.8平方公里扩展到近70平方公里,为新的经开区加快发展拓展了更广空间,为“三个倍增”搭建了更高平台,为实现千亿产业园区目标增强了承载能力,提供了更强支撑和巨大能量。
与此同时,针对两区整合后的新情况、新形势,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确立了“核心区主攻新型工业、滨江新区繁荣第三产业、丘区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新思路,确定了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外资与境内投资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并重等“三个并重”,着力抓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民生事业“四件大事”的工作重点,目标是努力把经开区建设成为布局科学化、产业集聚化、园区开放化、城市现代化、社会和谐化“五化合一”的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到2015年建成五百亿产业园区,2020年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千亿产业园区和现代山水生态新区。
工业主导
项目推进成效斐然
建成工业高地,项目推进是关键。一年来,经开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电子信息、化工环保和食品医药“1+2”主导产业,推进汽配铸造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全区共推进省、市、区重点项目63个,计划投资总额260余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化工环保和食品医药“1+2”主导产业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4%。
2012年2月,丰谷酒业万吨优质曲酒项目一期投产。使上年跻身“川酒新金花”的丰谷酒业产能大大提升。4月,总投资11亿元的旭虹光电玻璃基板项目建成点火,将有效完善国内平板显示产业链,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局面。5月,占地3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的“产城综合体”积家工业园正式破土动工。10月,投资2.5亿元的东材一期新型绝缘层(模)压复合材料项目全面达产,预计2012年可实现产值4亿元。11月,投资40亿元的EA888G3发动机缸体和威斯卡特并购及再投资项目成功签约。12月,投资8亿元的长虹电源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建成,项目达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投资25亿元的美丰工业园土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大型设备陆续进场安装,一座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工业企业已具雏形。
一批批重大工业项目的集中快速兴建,投产,为经开区打造千亿产业园区的历史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通过招商选商,招商实效不断增强。全年新引进项目44个,到位内资80.4亿元,位居全市第二;引进外资4800万美元。其中,协议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通用电气LED、EA888、威斯卡特等4个;协议投资1亿元至10亿元的项目有北京亿旺实业、陕西彩虹电子、通发科技等13个;协议投资5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有德国梅塞尔、北京大北农科技、新希望集团30万吨全价配合饲料、上汉电器等20个。
民生优先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根据园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经开区致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以民生优先为工作出发点和着力点,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为加快征地拆迁居民的安置,经开区已建成并分配统建房13万平方米,春节前夕,许多群众已喜迁新居,纷纷入驻南区跃进花园一期统建房。经开置业南区跃进花园统建房二期、科发集团二期统建房等近40万平方米统建房正在加紧建设。全面开展社保全险种业务,参加社保14000余人,参保率98%,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6%;全区低保户实现应保尽保。加强就业培训资金和公益性岗位使用,促进被征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对接,完善了幼儿园、中小学、医院等社会事业项目的布局规划。按照县级医院的标准,努力提升绵阳市人民医院经开区分院、塘汛卫生院、松垭人民医院的办院水平。
科学设置村居委会办公场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公共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城管、警务、协税护税等工作进社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民生答卷,温暖人心;产业蓝图,让人振奋,今天的经开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开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在园区整合升级中实现摸高起跳,为新一轮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经开区将以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新起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稳中求进、加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园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尽快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国家级开发区的地位相匹配,为早日建成“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千亿产业园区和现代山水生态新区而努力奋斗。
“两化”互动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翻开经开区规划图,各组团功能分区一目了然:坝区主攻新型工业、丘区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滨江新区繁荣三产。以机场路为轴心,打造辐射川西北、面向全省的汽车销售、汽车文化、仓储物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商贸商圈,已建成“宝马、凯迪拉克、路虎”等中高档品牌汽车4S店30余家,汽车装饰门店50余家。以滨河商业新区为轴心,全力吸引的大品牌餐饮娱乐、金融商务、星级酒店、商业连锁超市等项目入驻。以南湖街为主阵地的特色餐饮发展迅速,已建成“千岛湖大鲫鱼、郑泥鳅、美蛙鱼头”等特色餐饮店70余家。
在工业化支撑城市化,城市化服务工业化的理念指导下,经开区不断提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
全年推进基础设施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6.8亿元。目前,涪江塘汛段河堤、塘汛污水处理厂一期、松垭污水处理厂、绵三路截污干管、绵三路以西排污主通道、一号桥、城南路等10余个项目已完工;塘汛镇、松垭镇和城南街道20余个统规自建居民点基础设施BT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松垭镇110KV公用变电站、配气站、二环路、绵三路拓宽、S8西延段、F9、F17等多条道路等16个市政基础项目有序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万达广场项目已进场施工。与此同时,塘汛镇、松垭镇旧城改造和松垭商业城也加速推进,打造“城南、塘汛、松垭”三个综合性区域商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也全线启动。笔架山土地整理、置信现代服务业基地、绵州酒店涪滨印象店、南湖文化体育公园、吉盛五星级酒店等多个项目也已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如今,漫步江风悠悠的三江大堤,登上独具韵味的观景平台,急驰风景宜人的涪滨大道,不禁让人发出景在城中,人在画中的感叹,分明感受到一座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山水生态城南新区和千亿产业新城的气息已扑面而来,“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的良好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新闻推荐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二期维修工程已批准实施,现对该项目的施工进行公开招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的投标单位于2013年1月31日至2月6日(节...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