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徐叔,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来,我帮你量个随机血糖。”1月14日一大早,记者跟随游仙区涪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杨建萍带着血压计、血糖仪来到东材社区25栋,给常年卧床在家的张贵芳老人上门提供医疗服务。
张贵芳今年85岁,患糖尿病有20年。5年前,由于地震时受到惊吓,张贵芳患上了帕金森症,常年卧床,行动十分不便。张贵芳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以前有个啥小问题,她和母亲就得用轮椅送父亲上医院,挂号、划价、缴费都要排队,很是麻烦。“自从前年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家庭医生和健康顾问服务协议书\’后,我们觉得方便多了。”张贵芳和家人一感觉身体不适就给杨建萍打电话,而杨建萍每次都给他们详细解答问题,这让张贵芳一家人感觉十分舒心。
在杨建萍手中的随访表里,记者看到一些表折了一个角,“这些都是最近一段时间需要随访的病人。”杨建萍告诉记者,由于她所负责的东材社区居民很多是企业的退休员工,老年人居多,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所以每天都有需要随访的病人。“我的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随时准备着为居民服务。谁家有人身体出现突发状况,我们就能及时上门问诊,帮助居民解除病痛。”“家庭医生对我们的病情了如指掌,还给我们建立了‘健康档案\’,全方位监控服务。根据我们的情况,对症下药,这让我们很放心。”社区居民纷纷称好。
变“被动坐诊”为“主动上门”,变“重治疗”为“重预防”,这是绵阳市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绵阳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家庭医生队伍,基本实现了农村20分钟、城市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共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755个,其中城市192个、乡镇563个;建立健康顾问服务团队496个,建立家庭医生和健康顾问服务关系1269567户,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记者 张迪然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庆祝省图书馆建馆百年华诞,四川省隆重推出《巴蜀讲坛》栏目,曹代义的绵阳方言讲座《绵阳土话——渐去渐远的方言》被收入其中,将在四川电视台播出。近日,绵阳电视台《绵州讲坛》栏目率先开播...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