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阳市汉族及羌族地区,过去一直流传着大同小异的哭嫁风俗。而在平武农村的婚礼民俗中,一度盛行的“哭嫁”却很独特。据介绍,早年在平武农哪家女儿在婚期前后,如果没有“哭嫁”,会成为别人谈笑的对象。
这里乡村的“哭嫁”风俗首先是待嫁姑娘独自哭,哭诉的内容主要是难舍亲爹亲娘,感激二老养育恩。婚礼前一夜,姑娘的闺蜜和亲戚姐妹齐聚一堂,轮番哭诉,花轿临门时,哭嫁也达到高潮。“哭嫁”有旋律和歌词,每次哭诉的内容各不相同,也有人称之为“哭嫁歌”。
“哭嫁”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氛,以悲衬喜,因此, 哭嫁歌的内容朴实,情深似海,带着淳朴的民风,多以描述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姊妹深厚情谊以及离别之苦为主。新娘临上花轿前的“骂媒”是哭嫁中最具特色的环节,其歌词内容多为新娘对过去婚姻没有自由,只能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不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风尚的形成,哭嫁的民风如今已渐渐远离。
(本报记者彭雪)
新闻推荐
□李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地在新一轮发展中,更加注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