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便到了农民工返城务工的高峰期。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农民工求职心切,又缺乏经验这一特点,以帮其找工作为由通过非法中介或散播虚假招聘信息来骗取钱财。该如何识破这些骗子的伎俩?昨(25)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还没面试先要钱
“还没开始面试,我们就被骗了900元。”2月19日,两名求职心切的三台小伙在网上看到某酒店招聘司机的信息,没想到还没面试就被骗了,无奈向民警求助。
据他们讲,两人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后便与负责人联系,对方称面试前需要预存100元话费办理集团内的V网,两人按要求买了两张100元面值的充值卡,并将密码告知对方。1小时后,招聘人员来电称,面试前,两人需分别再交350元。两人迫不及待想得到这份工作,又将700元钱转入对方账号。在转账成功后对方手机便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每年春节过后,求职者被骗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位民警说,一些冒牌公司将简单的招聘信息公布在一些求职网站,同时以高薪诱惑求职者。因为一些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往往上当受骗。
无凭无据维权难
2月23日,从江油农村来绵阳务工的李某经中介公司介绍,在长兴街找到一份月薪五六千元的“白领”工作。公司规定,正式上班前需要体检,要交280元体检费。李某交钱体检后,公司又要求他交职位保证金1000元。李某考虑到以后月薪五六千元,这点钱不算多,于是又交了钱。在正式上班那天,李某得知该公司要求其做违法的事情,并称如不想干就辞职,但不会归还任何费用。随后,李某求助于中介人员,却因无凭无据被对方拒绝。争执无果后,他只得向民警求助。
据了解,在劳务诈骗时,非法劳务中介或“黑公司”总要求务工人员交试工费、服装费、产品押金、体检费、培训费等各种费用,收取费用从100元到5000元不等,一步一步引诱求职者掉入陷阱。合法劳务中介及正规企业只收取一些小额的中介服务费或公司定制服装费等,且都开具有效票据。
(刘杰 刘兵 记者 黄小芹)
律师支招
了解用工单位 签订书面合同
四川蜀仁律师事务所律师姜波就节后农民工求职屡屡被骗一事,建议求职者最好全面了解招聘单位详细情况后再联系对方,见面时应要求对方出示相关证件,涉及到费用时保持警惕,且必须开具相关票据。另外,他发现很多农民工往往不注重跟用工方签订书面合同,导致权益受侵时,没有有效证据维权。他提醒农民工朋友,应与用工方签订书面合同,将双方权利义务予以明确,以便日后矛盾发生时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凭据。
新闻推荐
笔直宽敞的二环路给绵阳交通和周边村民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这条路上的交通违法行为也很严重,最为严重的是逆向行驶。从26日起,交警对二环路上的机动车逆向行驶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当天,就查处21...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