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初探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3-22 08:40   https://www.yybnet.net/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策略。

一、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前提。

让学生自己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其价值可能胜过于解决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合作中进行自主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作为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可以让学生“发现”的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教师给每个提供了三个形状、大小、粗细不同的瓶子,里面装上不同体积的水,然后让学生说说三个瓶子里的水你认为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每个学生都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引起了争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到底谁说得对呢?这是学生们迫切想知道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提出了 “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比较出水的多少呢?”这个问题,探究活动也就由此而展开,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且是他们所迫切希望解决的,自然就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探究需要。

二、提供有结构的探究素材,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学生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必须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研究材料的特点,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有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的并适合儿童自行探究的材料。学生通过操作材料的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可以形成科学概念和得出科学结论。

如教师在教学有关 “声音产生”的内容时,给学生准备了这些材料:塑料罐、铁罐、纸罐、小石头、橡胶塞、铝硬币、塑料小盖子、铁钉、象棋子、抹布、纸、一缸水、一块海绵等每小组一份。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材料都能用上,可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得比较杂乱,很多小组一会儿用这个材料,一会儿用那个材料。探究过程中学生有些手忙脚乱,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虽然在准备这些材料时花了极大的精力,但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原有的教学上进行了反思,对起初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删去了纸罐、小石头、塑料小盖子、象棋子、一缸水、一块海绵等可有可无的一些材料。将剩下的材料都直接指向整个探究活动,这组材料虽然简单,但能够无形中控制一些教学中不必要的变量,这样的材料是探究活动中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够自主的“引领”学生进行探究,避免出现误导学生探究目标指向的问题。

三、学会合作探究,使自主解决问题成为可能。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

(一)建立异质实验小组

现代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主要以异质小组为主。异质小组通常是以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兴趣爱好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的,成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其内部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所以,在科学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互相合作,确保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分工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每一个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在科学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围绕一个主课题,确定几个小的研究专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

四、放手实践探究,亲身体验科学。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注意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不是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和水平。”所以,科学探究要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

五、通过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行为。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是更多地“唤起学生个性化的表现”。突出科学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发展性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完善自己的探究行为,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对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作出适当的评价。评价也要关注学生各个侧面的发展变化,评价也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制造等级,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反思自己的学习,发展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

(绵阳市塘汛小学 巩军文)

新闻推荐

今年城镇低保标准为300元

本报讯昨(22)日,游仙区人民政府值守“政风行风热线”,就市民关心的游仙区城乡低保、环境保护以及医疗救助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一市民咨询:我想了解一下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标准是怎...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初探)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