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一天天升高,家住南河的赵辉英和伙伴们锻炼的热情越来越高。每天早上7点,她们准时聚集在南河体育中心,在健身路径上锻炼,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一天。
随着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张覆盖全市的公共体育文化设施网已基本形成,市民享受体育文化“大餐”的去处更多了,日常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健康。
体育设施健全
群众感受健身快乐
家住丽景花城的陈同是一名体育爱好者,每天早上6点半,他都会沿着健康绿道跑步、做运动。“早上跑步半小时,再慢走20分钟,做些伸展运动,感觉特别舒服。”陈同说,“绿道平坦又舒适,特别适合跑步锻炼。”
越来越多的体育设施遍布城乡,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个越来越健全、便利的健身场所。截至去年底,绵阳市共有全民健身路径301条、495个农民健身工程、3个四川省乡镇农民健身工程、19个儿童健身乐园,还有近3000个市民晨晚健身站(点),广大群众有了众多可以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同时,南河体育中心、九洲体育馆等专业体育场馆和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全面开放,每年吸引逾100万人次的市民前去健身锻炼。“网球、门球等运动都需要专业的场地,原来找不到场地可以打球,现在在体育馆内专业的场地上,喜爱网球、门球运动的人可以尽情享受这些运动带来的快乐了。”市民江晨说。
文化设施完备
群众感悟文化魅力
家住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尔玛社区的邓丽是社区文化队的一名成员。爱好唱歌跳舞的她和队友们常常在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排练节目。“在环境良好的场地排练,心情特别愉快。”邓丽说,“去年一年,我们参加演出活动、自己组织文艺活动共有上百场,为群众带去了欢乐。”
设备齐全、环境优良的文化场所、文化设施,成为传递文化知识、营造文化氛围、滋润群众心灵的沃土。如今,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等已向社会免费开放,重建中的市博物馆也将向市民提供免费服务,3347个行政村建立了规范化的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中也有各类活动广泛开展。广大群众在这些“文化粮仓”中学到了实用知识,掌握了致富信息,感悟到文化的魅力,丰富了业余生活,良好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
完善的服务网络
群众享受舒适便利
为了进一步利用好公共体育、文化设施,绵阳市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让广大市民从中享受舒适和便利。
绵阳市积极推动、完善集体育、休闲于一体的健康绿道建设,完善绿道的配套设施,做好区域划分,优化路道绿化;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路径、农民健身工程、儿童健身乐园的建设;切实加强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使他们成为群众健身的指导者、引领者。
同时,绵阳市还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绵州大剧院等市级文化基础设施,开放更多的公共场馆,加强公共场馆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并在不断提升完善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乡村学校少年宫等“硬件”水平的同时,加强“软件”提升,做好管理工作,以这些基础文化设施为阵地,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他们参与文化创造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
(本报记者袁媛)
新闻推荐
重庆黑山谷景区为了回馈自驾车友,刺激自驾车友的踏春热情,推出“你开车,我送‘油\’”优惠活动。4月1日至5月31日(五一小长假除外),同车一行四人或以上的客人游览黑山谷或龙鳞石海景区,景区将通过门票...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