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转变观念 倡导“厚养薄葬”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4-09 08:34   https://www.yybnet.net/

昨(8)日,记者再访城区一些公墓,几处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墓葬零零星星。据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绵阳在2000年就开始倡导生态殡葬,但与传统墓葬相比,其接受程度始终不高。

生态墓地“入住”少

电影《非诚勿扰2》中,主人公李香山的骨灰被放在花盆内,伴着鲜花长眠,这就是生态葬中的“花葬”,没有冰冷的石刻碑文,只有青草和美丽花朵,墓区显得青翠而安详。然而,在位于游仙的百芳公墓,2002年就开始推行树葬、壁葬等生态殡葬,截至目前,规划的185个树葬墓穴,只有30个实施了安葬。江油园宝山公墓安葬了5000多位逝者,而选择草坪葬等生态葬方式的,只有70个左右。

昨日,在绵阳圣水陵园的草坪生态墓葬区里,记者看到有几块刻有逝者名字、生卒年月与照片的10多厘米见方的小小石碑。其中有一个是2012年春天埋葬在此的孤寡老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个孤寡老人生前租住在城区南河社区,他去世后,邻居帮忙给他办了丧事。圣水陵园为这个老人的骨灰提供了一个免费的草坪葬墓穴。

据介绍,圣水陵园公墓从2011年起,开建了300多个草坪葬等生态墓葬地,每个售价3800元,但只有60多人选择草坪葬,而且葬的主要还是早夭者,传统观念认为早夭者不适宜厚葬。

传统观念难改变

为何生态葬不受待见?绵阳一公墓负责人说,没有竖起的大墓碑,没有坟冢,很多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还有人觉得父母长辈在世辛苦劳累,去世后简单安葬,从情感上也难接受生态葬。

昨日中午,记者街头采访几位路人,一听说死后生态葬,刚大学毕业来绵工作的龚先生说:“死后树葬和鲜花葬,我可不愿意当盆栽。”他认为,人死后还是要落叶归根的,骨灰一定要埋在老家的后山,守望着一片故土。家住花果山小区的谢大爷今年60岁了,他说,除了平时的开支,自己一直都存着“棺材本”,现在差不多有几万了,就是为了死后有足够的钱买公墓和办葬礼,不给儿女增加负担。谢大爷说:“人死了,也得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不然子孙后代,来拜祭我时没得地方。”

游仙百芳公墓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与丧者家属交流,他总会首先推荐生态葬,但大多数人还是摇摇头说:“我们的观念还没那么超前。”

倡导“厚养薄葬”,鼓励生态殡葬

在绵阳打工的张先生老家在广西桂林市,他说:“在我老家,葬礼是件非常隆重的事,通常会举办至少3天宴席,也会花费大量金钱。而且买公墓确实太贵了,每年的管理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再花钱的话,就本末倒置了。”市民周先生建议,“入土为安”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推进生态殡葬必然与传统观念发生碰撞,这需要政府大力推进。他说:“要倡导‘生前厚养,逝后薄葬\’的理念,引导和鼓励生态殡葬,开辟生态公益墓区,对积极实施生态安葬的丧户家属进行必要的奖励。”

今年46岁的市民张女士说:“人死如灯灭,死后怎么安葬只是一种形式,现在的公墓那么贵,更不该为了买一块地,而为儿女增加负担。不管是鲜花葬还是树葬,都是很好的方法,既节约了土地,也节约了安葬费,有买墓地的钱还不如用来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在绵阳读大学的小刘表示,如果她死了,宁愿一把灰撒在大地上,人死后终究还是逃不过一杯黄土。她也能接受鲜花葬,从前就学过“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形式让自己在死后也能为环境作一些贡献。

生态葬可节约5倍土地

昨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生态墓地所占面积为0.2平方米左右,而一个普通墓葬所占面积是1平方米,选择生态墓葬,可节约5倍土地。央视焦点访谈4月6日报道,根据民政部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全国每年死亡人口约800万,老龄化趋势还在加剧,照此情况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如果我们的殡葬观念和方式不改变,那客观条件会把我们逼入更加窘迫的境地。

这位负责人说:“倡导推行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绿色生态殡葬,是大势所趋,必将成为一种新的风尚。”她认为,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可以理解,生态环保的殡葬之风还需要持续加以宣传引导。安葬好故人,让他们安息,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这并不代表大家都要给故人修个大墓地,立个大碑。而绿色生态安葬则象征着生命长绿、精神永存,既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也能体现现代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田明霞 实习生 刘怡萍)

新闻推荐

市县联动防控H7N9禽流感

本报讯针对当前全国部分地方相继出现的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绵阳市农业部门结合春季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派出工作组赴各县市区实行包县驻点,坚持市县联动,加大对重点地区和规模养殖场的日常监测,严密防控...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转变观念 倡导“厚养薄葬”)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