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绵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为统领,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从“硬件”设施建设入手,在“软件”素质提高上着力,致力抓好“五大提升”工程,巩固环境治理成果,努力实现全市城乡环境品质全面升级。
环境质量提升
水环境治理。以市内主要江河、水库为治理重点,确保河流常年清漂,水面无杂物;督促各县市区加大污水排放治理力度,提升市内水源品质。
大气环境治理。以扬尘治理、秸秆燃烧治理、烟花爆竹燃放治理为重点,强化PM2.5监测手段,做好大气污染预警;全域禁焚垃圾,减少扬尘污染排放量,净化空气环境。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等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力度,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环境设施提升
各县市区严格依据省上相关标准配备果屑箱、垃圾桶等环卫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垃圾填埋、消纳场点,建立适宜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清运处置体系。同时按规定配备洒水车、清运车等环卫装备,持续推进全市城镇保洁作业机械化,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今年新建乡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项目6个,逐步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以及停车场、洗车场建设和规范管理。
城乡容貌提升
县城:持续开展“五乱”治理。强化城区主街大道的清扫保洁,切实抓好“牛皮癣”和店招治理,纠正车辆乱停放,严查占道跨门经营,杜绝工地乱象,着力开展风貌打造,全面提升市容水平。
场镇:规范店牌店招设置管理,取缔乱堆放、乱牵挂行为,杜绝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合理规划布置垃圾桶、果屑箱等环卫设施,加强场镇工地管理,确保基本卫生、基本秩序良好。
村庄:重点清理村庄沿线白色垃圾,规范村民院落内外农具及杂物堆放行为,杜绝乱涂乱画、随意搭建、私拉乱接现象,确保村庄整体风貌统一,协调美观。
园林绿化提升
加快各地城区公园、小型游园改造建设。扎实推进植树造林,持续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文明素质提升
通过媒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先进典型,在绵阳日报开设专栏,全方位宣传治理工作。采取组织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和文明劝导等形式,全面提升市民素质。
通过“五大提升”工程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专项治理进一步拓展延伸,治理范围更加宽泛,风貌塑造及绿化进一步增量提档,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到今年年底,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6%,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3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综合利用率达到87%,医疗固废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7%。
新闻推荐
尊敬的教育学院片区拆迁项目回迁户:教育学院片区拆迁项目将于2013年6月1日至6月30日分批办理拆迁安置房交房手续,我司将分期通过电话等方式通知各位回迁户。拆迁临时安置过渡费将于2013年6...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