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阳读大学的余明阳,倡导组织了“清晨阳光助学行动”,自2011年底启动以来,已资助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偏远山区的92名贫困辍学孩子重返校园,他还组织超过500人的志愿者,实施了贫困山区小学校园修缮,图书室、食堂、宿舍援建及暖冬计划、“走出大山看世界”励志冬令营等,受益人群超过3000人,受益学校7所。日前,记者采访了余明阳。
阳光助学 扬起风帆
2005年,余明阳的老家重庆九龙坡遭旱灾,来自山东的一支打井队帮他家打井找水,这让余明阳心生感激。“5·12”大地震时,余明阳的叔叔在德阳汉旺失去联系。余明阳和同伴组成了“十二人志愿队”,徒步两天穿越山路60多公里,赶到汉旺救援。在其后的33天里,余明阳看到许多官兵、医务人员忘我投身到抗震救灾,无数的志愿者竭尽所能帮助受灾群众,受到震动的他决心也要当志愿者。
2010年,19岁的余明阳考入川音绵阳艺术学院。2011年12月5日,由余明阳倡导组织的“清晨阳光助学行动”启动。
余明阳首次独自去贫困孩子的家里搜集资料时,还被误当成“坏人”送进派出所。此后,余明阳都提前联系到走访地的村干部,由他们带着,深入到云、贵、川等地区的许多贫困家庭收集资料。
有一次,余明阳去贵州山区回访,碰到一位13岁的贫困辍学女孩,她渴望重返校园。这个小女孩读小学一年级时,就帮父母做农活。在家里,她总是干完活才学习,有时为了完成作业忙到深夜。经过余明阳的多方努力,终于有好心人资助这个小女孩读书到她高中毕业。2012年寒假前,这个小女孩给余明阳打来电话,说期末考试是全班第一。
后来,“清晨阳光”团队与北京物资学院和洛阳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携手共同助学,前往西藏、云、贵、川等偏远山区,先后资助92名因贫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直到他们读完高中。
以爱为名 放飞梦想
窗户上没玻璃,墙面上有个大破洞,桌椅板凳破破烂烂的,这就是贵州小寨小学的教室。2012年8月的一天下午,“清晨阳光”志愿者走进这所小学时,正赶上学生吃午饭,吃的是烤土豆和水煮白菜,老师就是厨师。因为贫困,孩子一天只吃两顿,就餐时间分别是上午10点和下午4点。余明阳与队员们商量,决心给小寨小学援建一所食堂。想方设法募捐到一笔钱后,为了能节省,志愿者们当起了泥瓦工。半个月之后,简易漂亮的食堂建好了。
余明阳说:“我们爱孩子,孩子更依恋和尊敬我们,每当听到他们快乐地喊我们‘哥哥、姐姐\’时,就特别满足。”现在,余明阳和他的伙伴还想方设法地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2013年1月8日,“清晨阳光助学”开展了“走出大山看世界”活动,将五位云南贫困山区的孩子接到昆明市。川流不息的汽车,一幢幢高楼大厦……这些孩子从坐车、吃饭到在宾馆住宿,都很新奇、惶恐、兴奋。一名孩子说:“我要把看到的这一切告诉同学们,他们一定很想听。我永远都不会有逃学念头了,以后有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坚持读书,掌握知识,走出大山。”
一位受助学校的老师说:“余明阳他们这群‘90’后,本身都还是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却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来从事助学这样崇高的事业,我们非常感动和感谢。”
余明阳是家中独子,常思念父母,但是,他的课余时间基本都用在公益助学等活动上。今年“五一”期间,“清晨阳光助学”再次深入云南偏远山区,开展公益活动。
(韩明越 张伟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余明阳与资助的孩子们在一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5)日,绵阳首届家庭亲子摄影赛面向社会征集作品,拉开了此次摄影赛的帷幕。据悉,本次赛事由市摄影家协会、红黄蓝绵阳亲子园等单位共同举办,所征集的作品,以家庭亲子相关内容为主题,要求...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