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刘洪的人,都爱亲热地喊他“刘二哥”。2001年的一次无偿献血,让他开始接触公益事业。11年来,他共参加无偿献血33次,其中捐献全血11次,捐献机采血小板22个治疗量,累计献血总量11000毫升。
2011年春天,刘洪参加党员植树活动时,突然接到血站电话,说一个10岁的白血病患者急需血小板。“这时,板友(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杨松涛已开着车等候在山下,我挂上电话立刻就往山下奔。”两小时以后,刘洪赶到血站,得知他捐献的血小板顺利输注到孩子身体里,刘洪欣慰地笑了。此后,刘洪每个月都按时到血站为这个小孩捐献血小板,连续捐献了半年,直到被告知那孩子不再需要输注血小板。“那段时间,我特别想知道这个孩子怎样了。”出于遵守献血者同受血者之间应尽量回避的原则,他强忍着,终于还是没有去医院打听孩子的情况。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刘洪与无偿献血志愿者邓冬一起,建立了“无偿献血志愿者俱乐部QQ群”,成了本地爱心人士的交流平台之一。QQ群建立以后,发生过很多感人的事。有一次,一名绵阳师范学院的女学生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每周需输注B型血才能维持生命。当时正值医院血源紧张,有人把缺血的信息发到QQ群里,很快就有几名志愿者主动献血,让刘洪十分感动。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帮助别人已经成为刘洪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他还联合热心公益的好友,成立了一支以帮扶贫困家庭、孤残老人为宗旨的志愿者服务团队“爱·家园”。团队除了开展一些贫困家庭的家访活动外,还时常深入社区,为困难老人打扫清洁、洗衣做饭。
刘洪说:“公益活动做得越久,认识和接触的爱心人士就越多。长期同他们在一起,心里觉得非常地快乐。”
(何敏 胡有)
新闻推荐
编者按民生工程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13年时间过半,作为民生工程的实施部门,目前的工作进展如何?本报从今天起推出《保障改善民生建幸福美丽绵阳——十项民生工程系列报道》专栏...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