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鑫
进入6月,全市小春抢收、大春抢种工作基本接近尾声。今年小春,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因焚烧秸秆导致浓烟弥漫的现象没有了,蓝天白云的天气多了。
环保部门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四月下旬至五月,绵阳市未出现因焚烧秸秆严重污染空气质量的现象,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100%。
省委、省政府督查组对绵阳市禁烧工作进行督查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绵阳在秸秆禁烧工作中,宣传发动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是全省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最显著、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情况最好的市州。
至此,绵阳市小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攻坚战取得了圆满成功。
◆高度重视严监管
领导高度重视,是绵阳市秸秆禁烧攻坚战取得成功的关键。
为确保今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实效,早在3月初,绵阳市就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提上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先后六次召开专题会议,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调研,要求将今年的秸秆禁烧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作为一项“整体战役”来打。
4月15日,按照“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的整体要求,绵阳市全面启动小春秸秆禁烧行动,并结合实际、科学划定完全禁烧区;进一步细化秸秆禁烧的措施办法,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把秸秆禁烧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
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认真做好应急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制订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应急预案,加强巡查巡防,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为强化监管,4月下旬以来,绵阳市采取空中飞机巡逻+地面拉网督查等多种方式,有效推动秸秆禁烧工作。每晚7时到9时,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绵阳分院的飞机都会出现在绵阳市上空,搜寻秸秆禁烧区有没有可疑着火点,这也是绵阳市首次启动秸秆禁烧航空监测。同时,市禁烧办8个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完全禁烧区域内的26个镇乡进行全天候巡查,动态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每日汇总工作进度,跟踪问效。
◆强化宣传造氛围
秸秆禁烧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好事办好,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为此,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的宣传工作,一方面把机关干部下派到村,分片包干,分包到户,一家一户地宣讲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市委、市政府抓禁烧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充分理解禁烧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制作彩旗、编制简报、发放公开信、出动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宣传工作做到田间地头、群众家中。
与此同时,市县两级新闻媒体还通过开辟秸秆禁烧专题栏目,加强舆论引导和跟踪报道,让禁烧秸秆成为了农民自觉遵守的行动。
在深入宣传禁烧相关法规政策、明确禁烧意义、增强禁烧意识的基础上,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工作进展适时转换宣传重点,做到导向正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并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在收集秸秆的同时,通过收集车进行秸秆禁烧重大意义的宣传,营造浓厚的秸秆禁烧氛围。
◆疏堵结合治顽疾
一手抓秸秆禁烧,一手抓综合利用,“疏堵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
在禁烧秸秆启动之初,绵阳市就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各乡镇焚烧隐患清理和处置工作完成情况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对清理处置到位、未发生火情的,给予通报表彰,并在市级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对清理工作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和媒体曝光;对检查验收后仍发生火情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监管责任。
在“禁”字上想点子,绵阳市更在“疏”字上做文章,着力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市农业部门根据各村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广了秸秆机械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等秸秆还田综合配套技术,并在20个乡镇53个村启动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市环保部门深入涪城、游仙、高新、经开、科创、仙海6个区,向广大农民推广秸秆炭化处理、新型材料加工等新技术,鼓励村民将秸秆卖给附近综合回收利用企业,将秸秆变“废”为“宝”。
据初步统计,全市在今年小春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中投入资金约3400万元。主要用于粉碎还田设备购买和农民补贴。同时,通过提供小额收购资金借贷等方式,增强秸秆综合回收利用企业的秸秆收购能力,扩大收购总量。“一收一补”不但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增强了秸秆回收利用的工作效率。
新闻推荐
端午粽飘香 真情暖心房——绵阳二中志愿者服务小队慰问社区贫困居民
6月9日,我们代表绵阳二中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和老师们,带着节日慰问品,前往绵兴路社区居委会,今天,我们要去看望社区廖龙元老人。听说我们要来,廖大爷早早就来到绵兴路社区,他实在不好意思让...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